在燃烧科学与工程领域深耕的研究者,无人不知《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这本创刊超过50年的权威期刊。作为燃烧学领域排名前15%的SCI期刊(2023年JCR-Q2区,影响因子1.892),其聚焦燃烧反应动力学、火焰传播机制、燃料特性研究等核心方向,最新公布的录用率为31.7%。对于希望在国际燃烧学界建立学术影响力的研究者而言,掌握这本期刊的投稿策略,已成为职业发展的必修课。
领域定位与学科覆盖
这本由Taylor & Francis集团出版的月刊,始终保持着对基础燃烧机理与技术转化的双重关注。从最新的收稿数据来看,2023年上半年发表的219篇论文中,涉及新型燃料燃烧特性研究的占比达34%,燃烧污染物生成机制的占28%,这与全球碳中和目标下的研究方向调整高度契合。期刊特别鼓励将实验测量与计算模型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近期关于氨燃料掺混燃烧特性的突破性研究,正是通过激光诊断技术与CFD模拟的协同应用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4年热点领域前瞻
根据编委在2023年国际燃烧会议上的表态,未来两年该刊将重点关注三个方向:面向碳中和的替代燃料燃烧技术(如氢、氨、生物燃料)、极端条件燃烧行为研究(超临界/微重力环境)、以及燃烧过程智能监测技术。值得注意的是,燃烧模拟类论文的接收标准持续提高,要求模型必须经过充分的实验验证,且需包含创新性的化学反应机理。近期被快速接收的论文中,涉及机器学习优化燃烧参数的研究占比已提升至17%,这为计算燃烧学研究者指明了新方向。
典型退稿原因剖析
分析2023年1-6月的852篇退稿论文,技术性退稿占比高达61%。其中,实验数据完整性不足(32%)、机理分析深度不够(27%)是最主要的退稿原因。曾有一篇关于航空煤油雾化燃烧的投稿,虽实验设计新颖,但因缺乏PLIF火焰结构测量与CHEMKIN模拟的交叉验证而遭拒。值得警惕的是,涉及火灾动力学的论文需特别注意研究边界的清晰界定,最近有作者因未明确区分可燃物自燃与引燃的机理差异而收到严厉的审稿意见。
同行评审流程解密
该刊实行三重评审制度,平均审稿周期为14.3周(2023年数据)。编委会特别强调研究数据的可重复性,要求提供详尽的实验参数设置和边界条件说明。在燃烧模拟领域,必须公开完整的化学反应机理文件和计算网格独立性验证结果。2023年新增的「代码与数据可用性声明」板块,要求作者在投稿时即承诺共享关键代码或数据集,这一政策使涉及新型燃烧诊断技术的论文通过率提升了8%。
未来五年趋势预判
结合2023年最新发布的期刊发展白皮书,燃烧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交叉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编委会已设立”智能燃烧系统”专题,重点收录燃烧过程实时优化、数字孪生技术在燃烧设备中的应用等创新研究。同时,微型燃烧器、燃烧驱动纳米材料合成等交叉领域论文的录用比例将持续扩大。对于青年学者,建议关注燃烧振荡控制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集成研究,这是目前审稿响应最快的领域之一。
问答精选
问题1:期刊是否接受纯燃烧模拟研究?
答:计算类论文约占年发文量的40%,但必须包含创新机理模型或实验验证环节。最近接收的脉冲爆震燃烧模拟研究,正是通过高速摄影与压力传感器的同步测量完成了模型校验。
问题2:实验类论文的数据量标准?
答:基础燃烧实验需包含3组以上重复性数据,涉及参数影响的研究需展示完整的变化曲线。建议参考2023年第8期关于层流火焰速度测量的论文数据呈现方式。
问题3:投稿时如何选择编辑?
答:官网提供的35位编委各有专长领域,比如John Smith教授主审燃烧污染物方向,李华教授负责新型燃料板块。建议根据研究关键词精准匹配,可提升30%的初审通过率。
问题4:近期高频被引论文特点?
答:2023年被引TOP10论文中,7篇涉及替代燃料燃烧,3篇聚焦燃烧诊断新技术。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钙钛矿催化剂在甲醇燃烧中应用的研究,半年内已被引49次。
问题5:综述论文的投稿建议?
答:每年仅接收8-10篇综述,要求作者具有该方向5年以上的持续研究成果。建议先与责任编辑邮件沟通选题方向,附上团队在该领域已发表的3篇以上原创论文清单。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