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科院团队实现室温超导材料突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在氢化物超导材料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合成新型镧-氢化合物,在常压、室温(25°C)条件下观测到零电阻现象,为实用化超导技术提供新方向。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2. 清华大学开发全球最快光量子计算芯片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团队研制出72比特光量子计算芯片,运算速度较传统超算提升万亿倍,在优化算法测试中实现量子优越性,推动量子计算实用化进程。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3. 上海交大揭示阿尔茨海默病新靶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发现小胶质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关键致病因素,并筛选出可逆转神经退行的小分子化合物,为AD治疗提供新策略。
来源:澎湃新闻
4. 中科院发布全球首套火星地质演化模型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国家航天局,基于天问三号探测数据构建火星10亿年地质演化动态模型,揭示火星水循环与磁场消失的关联机制。
来源:新华网
5. 北京大学研发新型抗新冠病毒广谱抗体
北京大学医学部团队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开发出可中和所有已知新冠变异株的广谱抗体药物,动物实验显示对BA.2.86和KP.4等最新变异株有效率达99%。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官网
6. 中国科大实现单原子催化工业化应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将单原子铁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百吨级煤制烯烃生产线,催化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25%,推动绿色化工产业升级。
来源:科技日报
7. 浙江大学构建全球首个脑机接口伦理框架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联合伦理委员会发布《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伦理指南》,明确数据隐私、意识自主等7大原则,为全球脑机接口规范化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来源:浙江新闻
8. 中山大学发现深海微生物固碳新途径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团队在南海冷泉区发现新型化能自养微生物群落,其固碳效率比传统光合作用高3倍,为碳中和生物技术提供新思路。
来源:南方日报
9. 中科院自动化所突破6G太赫兹通信技术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团队研制出0.34THz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实测速率达1.2Tbps,传输距离突破500米,为6G网络建设奠定关键技术基础。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10. 华中科大开发可穿戴心肌修复贴片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利用石墨烯-心肌细胞复合材料制成柔性生物电子贴片,可实时监测并修复心肌损伤,动物实验显示心梗面积减少68%。
来源:健康报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