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科院团队实现量子计算纠错新突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在超导量子比特系统中实现容错量子计算的关键突破,通过新型纠错编码方案将逻辑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提升至毫秒量级,为实用化量子计算机研发奠定基础。该成果发表于《Nature Physics》。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2. 清华大学开发新型脑机接口材料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张强团队研发柔性神经电极阵列,通过仿生微纳结构设计实现与脑组织的高效耦合,信号采集信噪比提升300%,为下一代高精度脑机接口提供核心材料支撑。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3. 上海交大揭示肿瘤免疫逃逸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发现肿瘤微环境中外泌体介导的免疫抑制通路,阐明肿瘤细胞通过外泌体递送免疫检查点分子逃逸T细胞杀伤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型免疫治疗策略提供靶点。
来源:澎湃新闻
4. 中科院发布全球首套1:25万月球地质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多家单位完成全球首套1:25万全月球地质图编制,建立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新标准,系统展示月球构造与岩石分布特征,为月球探测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新华网
5. 北京大学研发新型固态电解质材料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团队开发超离子导电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室温电导率达10^-3 S/cm,突破现有固态电池材料性能瓶颈,推动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发展。
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6. 中国科大实现单分子磁共振成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团队在单分子尺度磁共振成像领域取得突破,空间分辨率达0.5纳米,为研究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提供全新观测手段。
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7. 浙江大学构建全球最大植物基因数据库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发布PlantGenome Atlas数据库,整合全球32万种植物基因组数据,建立跨物种比较分析平台,推动作物改良和生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浙江日报
8. 中山大学发现新型海洋天然产物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团队从南海深海沉积物中分离获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聚酮化合物,体外实验显示对多种癌细胞系具有显著抑制效果。
来源:南方日报
9. 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发多模态大模型框架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团队提出统一多模态预训练框架UniMM,实现文本、图像、视频等6种模态数据的联合表征学习,在12项基准测试中刷新性能记录。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10. 华中科大突破高温超导材料制备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团队开发新型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实现大面积高质量铜氧化物高温超导薄膜制备,临界电流密度提升5倍,推动超导电力应用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