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关键毒力因子与减毒活疫苗设计新靶标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是全球分布最广的蜱传病毒之一,该病毒可引发严重的出血热,病死率达40%。目前,尚无获批的疫苗和药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列为优先关注的重点疾病之一。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王曼丽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Mucin-like protein of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is a key virulence factor and a potent target for developing novel attenuated vaccin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编码的非结构糖蛋白—粘蛋白样结构域(MLD)是病毒体内感染关键毒力因子与减毒疫苗设计的新靶标。

Mucin是高度糖基化的蛋白,在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烈性病毒中有编码类似的基因,但其功能尚不明确。该研究发现,缺失mucin基因的CCHFV(CCHFVΔMLD)在一系列细胞上生长复制、病毒膜蛋白剪切及定位不受影响。但是,CCHFVΔMLD以野生型病毒百万倍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感染CCHFV的小鼠致死性感染模型时,小鼠100%存活。经CCHFVΔMLD单次免疫的小鼠,能100%保护野生型CCHFV的再次感染,且能诱导细胞免疫和中和抗体产生。

这一研究首次报道mucin是CCHFV体内感染的关键毒力因子,并提出其是CCHFV减毒疫苗和药物设计新靶点,为病毒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药物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湖北省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研究揭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关键毒力因子与减毒活疫苗设计新靶标

(A)缺失MLD的CCHFV(CCHFVΔMLD)示意图;(B)CCHFV-GFP和CCHFVΔMLD在细胞上的生长曲线相当;(C)高剂量CCHFVΔMLD感染小鼠不致死;(D)CCHFVΔMLD单次免疫对野生型病毒感染提供完全保护:保持100%存活(E),肝脏中病毒载量处于检测下限(F),且实验终点的血清具有中和效果(G)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