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具核梭杆菌重要黏附素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我国学者在具核梭杆菌重要黏附素促进结直肠癌发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具核梭杆菌黏附素RadD与宿主受体结合激活结直肠癌增殖信号通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30081、82250005)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团队在具核梭杆菌重要黏附素参与促结直肠癌发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黏附素RadD介导具核梭杆菌在肿瘤组织定殖并促进结直肠癌进展(The adhesin RadD enhances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tumor colonization and colorectal carcinogenesis)”为题,于2024年8月21日在《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4-01784-w。

  具核梭杆菌是促进结直肠癌的关键致病菌之一,其通过促进炎症、破坏肠道微生态及加剧细胞代谢紊乱等方式促进结直肠癌进展并导致化疗和免疫治疗耐药。目前仅有FadA和Fap2两个黏附素被广泛研究报道,是否还存在新的促癌相关黏附素,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阐明。

  该研究首先对4000多个具核梭杆菌突变菌株进行全基因组筛选,发现黏附素RadD能介导具核梭杆菌特异性黏附于结直肠癌细胞和组织,其后结合体外细胞增殖和体内小鼠模型实验,证实RadD显著促进结肠癌发生和进展。进一步采用多队列临床标本分析发现,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RadD与肿瘤增生、恶性程度及高复发率等不良预后呈正相关。深入研究发现RadD能与结直肠癌细胞表面高表达的受体蛋白CD147结合介导该致病菌在肿瘤组织处的富集和定殖,同时激活细胞内PI3K–AKT–NFΚB级联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而阻断RadD-CD147相互作用能显著减缓小鼠肠道肿瘤发生和进展(图)。

  该研究发现了具核梭杆菌黏附素RadD的致癌机制,并发现RadD与CD147的相互作用可成为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