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稻区水稻品种形成特征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与信息化创新团队、作物生物信息与应用创新团队联合,首次系统揭示了中国主要稻区水稻品种的形成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中国主要稻区水稻品种形成特征

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超过4亿亩,覆盖了从热带到寒温带的各类气候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稻种植区。系统解析各稻区表型、基因型选择特征,挖掘优异种质基因及其组合,对加速我国水稻精准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团队对我国五大主要稻区的6044份现代水稻品种进行深度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五大稻区19个鉴定点212组表型数据,系统阐明了不同稻区水稻品种基因组和表型选择特征,多维度揭示了不同稻区品种适应性以及人文选择影响。根据以上数据,鉴定到3131个与抽穗期、产量以及逆境响应等关键农艺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并克隆到水稻粒形调控新基因OsGL3.6。进一步结合已发表数据,完成了近万份水稻资源、品种的高密度变异图谱的构建,并开发出在线育种辅助工具,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水稻资源育种综合数据平台——RiceAtlas,科研人员利用该平台快速改良“绥粳4号”水稻粒形。该项研究为水稻精准设计育种的智能决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田浩园)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molp.2025.03.007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