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医院
清华大学在主楼接待厅举行人工智能医院成立仪式,初期将在AI全面布局和多学科医工交叉基础上建设AI医院系统,依托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及互联网医院试运行,以全科医学科和眼科、放射诊断科等专科为试点,构建“AI+医疗+教育+科研”生态闭环。
来源: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2. 中科院自动化所发布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通过深圳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验收,可兼容不同规格柔性微电极,应用于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植入,为脑机接口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来源:环球网
3. 浙江大学开发仿生光合作用催化剂
浙江大学化学系团队设计出新型钴-镍双金属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的选择性达92%,转化效率创世界纪录,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atalysis》。
来源:Nature Catalysis
4.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实现阿秒激光技术突破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出脉宽达43阿秒的极紫外激光装置,可实时观测分子内电子运动,为化学键形成与断裂研究提供新工具。
来源:中国科学报
5. 哈尔滨工业大学突破航天器智能热控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研发出基于相变材料的智能热控系统,可实现航天器在-150℃至150℃极端环境下的自主温控,能耗降低60%。
来源:中国航天报
6. 复旦大学发现新型抗衰老化合物FDU-25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团队通过AI筛选发现小分子化合物FDU-25,可特异性激活长寿蛋白SIRT6,动物实验显示能将模式生物寿命延长30%,成果发表于《Cell Metabolism》。
来源:Cell Metabolism
7.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绿色合成氨新工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新策略,在常温常压下实现氨产率每平方厘米每小时2.3毫克,能源效率达35%。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8. 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可穿戴脑机接口设备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发出厚度仅0.5毫米的柔性可穿戴脑电采集系统,信噪比提升5倍,可用于癫痫预警和抑郁症治疗监测,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
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量子纠缠新纪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50公里光纤中实现25个量子比特的多体纠缠,保真度超过90%,为构建量子互联网迈出关键一步,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来源: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 北京理工大学开发新型固态电池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团队设计出锂镧锆氧-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10^-3 S/cm,可在-30℃至100℃宽温区稳定工作,成果发表于《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来源: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