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研院等实验证实二氧化钌非交变磁特性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交变磁性是近年来提出的第三类基本磁相。交变磁性既有反铁磁体的零净磁场,又具有铁磁体的自旋劈裂现象。通常,两者被认为是不相容的。交变磁性兼具铁磁性和反铁磁性的优势,为制造自旋电子器件带来了新突破口,在磁存储和量子计算中展现出应用前景。

在较多潜在的交变磁性材料中,金红石结构的二氧化钌(RuO2)因具备特殊的晶体对称性以及理论预测的1.4 eV的能带劈裂,被认为是实现交变磁性特征的候选材料之一。同时,实验上RuO2是否是磁性材料存在争议。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运用上海光源BL03U高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剖析了RuO2高质量单晶和外延薄膜的电子结构。该团队通过分析RuO2电子结构发现其与基于非磁性基态的理论计算特征吻合,未观测到交变磁而引起的Kramer简并的解除现象。该团队通过进一步的自旋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发现,RuO2低能体带具有显著的面内自旋极化特性,在高对称平面上呈现自旋反对称性,与交变磁性预期的d波自旋织构相悖。团队分析认为,这种非典型的自旋极化可能是Rashba效应或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所致。

上述研究推翻了此前关于RuO2具有交变磁性的假设,促使学界重新审视这一材料的磁性特征。同时,该研究发现的RuO2低能体带的自旋极化特性,揭示了RuO2在自旋电子学中的潜在应用,为研究自旋在其高效催化特性方面的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Absence of Altermagnetic Spin Splitting Character in Rutile Oxide RuO2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上海高研院等实验证实二氧化钌非交变磁特性 

上海高研院等实验证实二氧化钌非交变磁特性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