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的学术出版领域,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领域的核心期刊《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依然保持着其权威地位。作为日本电子信息通信学会(IEICE)旗下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期刊之一,该刊在通信网络、无线技术、光通信等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持续攀升。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期刊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有意投稿的研究人员提供实用策略。
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创刊于1991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亚太地区通信工程领域的标杆性期刊。2025年最新发布的JCR影响因子达到3.2,在”Telecommunications”类别中位列Q2区。期刊特别关注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对具有创新性的实验研究和系统实现类论文尤为青睐。
从2025年最新收录的论文来看,该刊在6G关键技术、太赫兹通信、量子通信网络等前沿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专栏。与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顶级期刊相比,IEICE Transactions更注重技术实用性和区域性创新,为亚太地区研究者提供了展示成果的重要平台。期刊采用双盲审稿制度,平均审稿周期约为10周,录用率维持在25%左右。
核心投稿领域与热点方向
根据2025年编委会公布的最新指南,期刊重点关注以下研究方向: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是6G关键技术)、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卫星与地面网络融合、通信安全与隐私保护、边缘计算与网络功能虚拟化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期刊新增了”绿色通信与能效优化”专题,反映出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
在论文类型方面,期刊接收Regular Papers(常规论文,不超过12页)、Letters(快报,不超过4页)和Review Papers(综述文章)。其中,Letters类稿件因审稿速度快(平均6周)、发表周期短,特别适合报道突破性研究成果。2025年统计显示,约40%的录用论文属于实验验证类研究,这体现了期刊对工程实现价值的重视。
成功投稿的关键策略
在选题方面,建议研究者密切关注期刊每年发布的”Special Section”征稿计划。2025年下半年,期刊将组织”智能超表面赋能6G网络”和”卫星互联网资源管理”两个专题,提前规划研究方向可大幅提升录用概率。在实验设计上,应突出技术创新性与实际应用场景的结合,单纯的理论推导或仿真研究较难获得审稿人青睐。
在论文写作环节,需特别注意英文表达的准确性和图表质量。据统计,2025年退稿论文中约30%因语言问题被拒。建议非英语母语作者在投稿前进行专业润色。引言部分应清晰阐明研究问题与现有工作的区别,实验部分需包含足够细节以供重现。投稿时推荐选择与研究方向匹配的副编辑,可在Cover Letter中简要说明选择理由。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2025年《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最关注哪些新兴研究方向?
答:根据最新编委会公告,6G智能网络架构、通信感知一体化、星地融合网络、绿色通信技术成为重点方向。特别是具有实际部署潜力的创新方案更容易获得青睐。
问题2:如何提高实验类论文的录用概率?
答:建议在实验设计中包含以下要素:真实环境测试数据(非纯仿真)、与传统方法的量化对比、可复现的详细参数设置,以及明确的工程应用价值分析。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