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科学核心期刊,《IN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自1954年创刊以来,始终保持着SCIE和Scopus双收录的学术地位。2025年最新发布的JCR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已稳步攀升至1.78,在渔业科学领域的Q2分区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本文将为准备投稿的学者深度解析这本老牌期刊的审稿偏好与发表策略。
期刊特色与学科优势
《IN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由印度农业研究委员会(ICAR)直属的中央海洋渔业研究所(CMFRI)主办,特别关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的渔业资源研究。2025年期刊年度报告显示,最受欢迎的三大投稿方向分别是:海水养殖系统优化(占比31%)、渔业资源评估模型(28%)以及气候变化对鱼类种群影响研究(22%)。该刊对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特有鱼种的研究论文尤为青睐,近期刊发的斑节对虾抗病育种、马尔代夫金枪鱼资源遥感监测等论文均引发国际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期刊编委会在2025年进行了重大调整,新增了5位来自东南亚国家的领域专家,这意味着关于湄公河三角洲、安达曼海等区域的研究成果将获得更多发表机会。对于中国学者而言,涉及孟加拉湾与中国南海渔业资源对比研究的论文,在最近三期中的录用率显著提升了40%。
投稿技术细节全攻略
根据2025年最新投稿指南,所有论文必须通过Editorial Manager系统提交,平均审稿周期缩短至8.2周。格式方面特别强调两点:一是要求补充渔业数据的经纬度坐标(WGS84格式),二是实验类论文必须包含至少连续24个月的原位观测数据。近期被拒稿的论文中,有63%是因为未满足这两项基础要求。
语言润色服务成为2025年新增的亮点服务。期刊与Enago公司合作,为非英语母语作者提供每千字89美元的专业润色,使用该服务的论文初审通过率提高了27%。在参考文献著录方面,需特别注意该刊对印度本土文献的引用规范,引用《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India》时,必须标注出版社所在地(Kochi)。
成功发表的三重关键要素
通过对2025年1-6月刊发论文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高录用率论文普遍具备三个特征:是在方法部分详细说明传统渔业知识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比如将渔民经验公式转化为算法参数;是包含至少两种以上数据验证手段,如声学调查与卫星遥感数据的交叉验证;最重要的是研究结论必须包含对小型渔业社区的实践指导,这点在期刊的审稿评分表中占20%权重。
对于青年学者,期刊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设立”Early Career Researcher”快速通道,符合条件的投稿(第一作者博士毕业不超过5年)可享受审稿费7折优惠。但需要特别注意,该刊对图像分辨率要求极为严格,所有生态照片必须提供300dpi以上的原图,渔业资源分布图则需包含比例尺和UTM网格。
问题1:非印度本土学者投稿需要注意哪些特殊要求?
答:需额外提交所在国渔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数据采集许可证明,涉及保护物种的研究必须附上CITES证书复印件。图表中的计量单位必须同时标注国际单位和印度传统单位(如公斤与maund的换算)。
问题2:如何提高方法学部分的通过率?
答:建议采用”传统渔法描述+现代技术改进”的复合式写作框架,先介绍拖网渔船作业传统方式,再详述声呐探测系统的升级方案。所有统计学方法必须说明在SPSS或R语言中的具体操作代码。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