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的今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该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期刊持续为濒危物种研究提供权威发声渠道。本文将深入解析这本SCI期刊的学术定位,并分享最新的投稿策略。
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分析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由国际著名出版社Inter-Research出版,2025年最新影响因子达到3.872,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排名前15%。该刊特别关注濒危物种的生态学、行为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尤其欢迎基于长期监测数据的分析报告。值得注意的是,期刊2025年新增了”气候变化与物种适应”专栏,反映出全球变暖背景下学术界的关注转向。
从审稿周期来看,该刊保持着较高效率。2025年统计数据显示,从投稿到初审意见返回平均只需42天,远快于同类期刊。这得益于其组建的国际化编委会,成员来自全球27个国家的保护生物学专家。对于中国学者而言,期刊特别设立了”亚洲濒危物种”专题,为本土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展示窗口。
2025年热点研究方向预测
根据编委会透露的2025年组稿计划,基因技术在濒危物种保护中的应用将成为年度重点。特别是CRISPR基因编辑在种群恢复中的伦理与应用研究,目前相关投稿接受率高达65%。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是人工智能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创新应用,期刊近期刊发的几篇关于深度学习识别濒危物种的论文都引发了学界广泛讨论。
在传统研究领域,跨境联合保护案例研究持续受到青睐。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涉及多国合作的长江江豚保护、东北虎栖息地修复等主题的论文,其引用率普遍高于单点研究30%以上。这提示研究者应更多关注保护实践中的国际合作维度。
成功投稿的五大关键策略
方法论部分必须详实。2025年拒稿统计表明,62%的退稿源于研究方法描述不足。建议附上野外工作日志或实验室protocol的补充材料。要突出研究的保护实践价值,该刊特别强调”可操作的保护建议”,单纯的基础研究接受度正在降低。
第三,可视化呈现至关重要。2025年高被引论文中,87%都包含精美的信息图表或三维分布地图。第四,注意引用该刊近三年发表的文献,这能显著提升初审通过率。务必关注期刊2025年新推的”快速通道”服务,对具有时效性的保护紧急议题,审稿周期可压缩至21天。
问题1:2025年《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最关注哪些新兴技术?
答: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CRISPR在种群遗传管理中的应用)、人工智能物种识别系统、环境DNA监测技术构成三大技术热点。
问题2:中国学者在该期刊投稿有哪些独特优势?
答:亚洲特有物种研究资源、政府主导的大规模保护项目案例、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基础设施,都是中国学者独有的投稿优势领域。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