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学院庞军教授课题组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综述论文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5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庞军教授课题组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题为“Promoting the Achievement of Carbon Neutrality Targets: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Dimensions and Measure Methods on Carbon Equity in China”的综述论文。生态环境学院2021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田颖为第一作者,庞军教授为通讯作者。

生态环境学院庞军教授课题组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综述论文

当前,我国正积极采取多项政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然而,我国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和能源结构、收入水平、碳减排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导致不同主体之间碳减排责任和发展权利存在不匹配的现象,进而引发碳公平问题。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碳达峰到碳中和过渡期短,减排量大,这使得碳公平问题更加突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制定碳减排战略时应充分考虑碳公平问题,以平衡不同主体的发展权利,平稳有序地推进碳中和目标实现。

在此背景下,碳公平逐渐成为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现有文献缺乏对碳公平相关研究的全面综述。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以我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庞军教授课题组对碳公平的研究维度和衡量方法进行系统地梳理、分类、对比和展望: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将研究维度分为代际、区域、贸易和收入碳公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每个研究维度的内涵,并对其衡量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探讨了各研究维度潜在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发表有助于学者明晰碳公平问题并了解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并为从碳公平角度考虑我国碳减排政策制定、助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理论参考。此外,本文研究内容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也具有借鉴意义。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