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天大地科院晏智锋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IPCC排放因子高估农业沟渠N2O排放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通讯员 吴文欣)农业沟渠作为农业地区灌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受大量农田径流养分的同时,也成为氧化亚氮(N2O)排放的热点区域,显著关系到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目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建议使用排放因子(EF)来估算这类间接N2O排放,并将沟渠的排放因子归类于地下水排放因子(EF5g)。然而,由于数据不足和分类不准确,估算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基于以上背景,天津大学地科院晏智锋课题组选取全球农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华北平原作为研究区域,结合大范围空间监测和典型灌区长时间监测,对农业沟渠N2O排放进行研究(图1)。

天津大学天大地科院晏智锋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IPCC排放因子高估农业沟渠N2O排放

图1华北平原农业沟渠样点分布图

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区域平均EF5g值为0.0028,仅为IPCC默认EF5g值(0.006)的一半,表明当前IPCC排放因子可能会显著高估农业沟渠的N2O排放量(图2)。EF5g值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变化,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主要受到铵态氮和可溶性活性磷浓度的影响。尽管EF5g值相对较低,华北平原农业沟渠中的N2O浓度依然较高(均值为3.36 μg L-1),区域排放量可达1.14±0.86GgN2O-N/年,相当于该区域农田直接N2O排放的3.8±2.9%。由于沟渠在农业区域中分布广泛,且范围在进一步扩大,通过更多的实地测量优化沟渠EF值,可以准确评估农业沟渠对全球N₂O排放的贡献,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

天津大学天大地科院晏智锋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IPCC排放因子高估农业沟渠N2O排放

图2不同时空尺度与水体类型的N2O浓度和排放因子

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以论文“IPCC Emission Factor Overestimates N2O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Ditches”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2024届毕业生吴文欣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晏智锋教授为通讯作者。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津市科技局、海河实验室等项目和单位的资助。

天津大学天大地科院晏智锋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IPCC排放因子高估农业沟渠N2O排放

图3实测排放因子与IPCC默认排放因子对比

论文信息:Wu, W., Comer-Warner, S.A., Peacock, M., Han, X., Li, S.-L., Ju, X., Liu, C.-Q., Smith, P. and Yan, Z., 2024. IPCC Emission Factor Overestimates N2O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Ditch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24.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05760

编辑(焦德芳 来瑞兮)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