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纤维分子云碰撞触发恒星形成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文章导读
两条长达25光年的宇宙“丝线”相撞,竟点燃了恒星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团队首次捕捉到分子云F-NE中两条纤维结构碰撞的完整热力学证据:速度差异、V形桥接、弧状激波,多重信号指向一场星际尺度的“造星”事件。研究发现,碰撞区气体密度骤增,正与大质量恒星团块精准重合——原来,恒星的摇篮,是宇宙丝状结构激烈碰撞的产物。这项揭示恒星起源新机制的成果已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报》。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纤维结构在分子云中广泛存在,它们之间的碰撞与合并是重塑星际介质结构、推动恒星形成的重要过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及其合作者完成的一项研究,揭示分子云F-NE中两条长达25pc的纤维结构发生了碰撞和并合,并触发了大质量恒星的形成。

研究团队基于13COJ=2–1子谱线以及从远红外到近红外的连续谱数据,系统分析了与大质量恒星形成区AGAL323.444+0.096关的纤维F-NE。研究发现该分子云由两条长子纤维F-NE-northF-NE-south构成,长度均约为25pc,系统速度分别为约-65.25km/s-67.38km/s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两条纤维结构在三个子区域中发生了碰撞。研究人员识别出多个支持碰撞的关键观测特征,包括U形和弧形结构、空间上互补的分子云成分、位置—速度图中的V形结构、连接两个速度成分的“桥”特征。

此外,碰撞相互作用区域的气体速度弥散显著增强,柱密度也明显上升,且这些区域与大质量致密团块AGAL323.444+0.096,以及年轻恒星天体在空间上高度成协。这表明纤维结构的碰撞有效聚集了物质,为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F-NE中纤维结构碰撞并合的图景,不仅推进了对纤维结构动态演化的认识,也为探索大质量恒星及星团形成的初始条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研究揭示纤维分子云碰撞触发恒星形成

F-NE中两长条纤维结构的分征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3 条评论

  • 蜂蜜小蜂
    蜂蜜小蜂 游客

    新疆天文台牛逼!我国天文研究越来越强了

    东京都东京
    回复
  • 怀旧剧场
    怀旧剧场 读者

    25pc是多长啊?有没有懂哥解释下

    浙江省嘉兴市
    回复
  • 霓裳羽衣
    霓裳羽衣 游客

    这个发现好厉害!纤维碰撞居然能触发恒星形成👍

    辽宁省铁岭市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