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还在为找不到纸质文献而浪费时间?AI时代的高校图书馆正在发生颠覆性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与同方知网联合推出国内首个"纸电融合智慧服务平台",以AI技术打破传统纸质与电子资源壁垒。这项创新通过构建统一知识中心,不仅能智能关联海量学术资源,还能精准推送所需文献,让论文写作效率提升数倍。想知道如何一键获取跨载体知识服务?这场引领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实践,将彻底改变你的学术研究方式!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11月17日下午,北师大图书馆与同方知网(CNKI)联合主办的“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与中国知网纸电融合平台发布会”举行。会议汇聚了来自60余所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AI时代下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路径开展深度交流。
北师大图书馆馆长王显芳在致辞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亟需以创新思维推动服务转型。此次与同方知网的合作,是北师大图书馆在智慧服务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旨在促进知识的深度挖掘与关联发现,显著提升馆藏资源的流通率与服务精准度,推动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发展迈出坚实的一步。他表示,北师大图书馆将以本次平台发布为起点,与同行一道,持续深耕探索、勇于突破创新,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高校人才培养提质、科学研究突破、社会服务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不断贡献图书馆应有的力量与担当。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显芳
同方知网数科副总经理杨小辉在致辞中指出,同方知网数科与北师大图书馆开展深度合作,创新提出“AI+知识中心——双融合”服务理念,并推出国内首个基于云端系统的“纸电融合”新模式。该模式以AI为引擎,推动纸质与电子资源实现深度融合,有效打破资源孤岛与数据壁垒,为师生提供更智能、更贯通的知识服务体验。他表示,期待将这一创新实践推广至更多高校,共同构建智慧知识服务新生态。未来,同方知网数科将以华知大模型为核心技术支撑,持续建设“全球知识中心”,进一步赋能图书馆服务升级,打造覆盖多学科、支持全流程的智慧知识服务体系,为高校知识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方知网数科副总经理杨小辉
北师大图书馆副馆长黄婧以《云端协同 数据赋能——图书馆纸电融合创新实践》为题进行分享。她详细介绍了北师大图书馆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一方面通过搭建数智化运行底座、构建数据中台等基础设施,夯实智慧服务支撑能力;另一方面以智慧门户建设为抓手,推动服务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此外,她还重点介绍了北师大图书馆与同方知网数科共同实践的“纸电融合”新模式及其平台功能,彰显了其在打破资源孤岛、提升知识服务效能方面的显著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婧
同方知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库平台产品部总经理成鑫在题为《AI赋能图书馆数智化转型,构建知识服务新生态》的报告中指出,专业大模型是解决学科领域专业问题的关键支撑。他强调,AI技术正推动知识服务与教学科研场景深度融合,使用率持续攀升,有效赋能高校核心业务提质增效。在此基础上,成鑫重点介绍了“AI+知识中心”的创新实践——以CNKI AI为核心,推进纸电资源一体化融合,构建统一知识中心,助力图书馆从“传统资源中心”向“智慧中枢”转型,逐步构建起以知识服务为核心的新生态。

同方知网数科总库平台产品部总经理成鑫
同方知网数科华北区总经理张志飞详细阐述了“AI+知识中心—纸电融合”的服务应用实施方案。他提出,该方案旨在盘活纸本馆藏、打破资源孤岛,实现知识的统一发现与高效利用。围绕这一目标,他从实施路径、接口标准、具体步骤及合作政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讲解。期待能与更多的高校一起,携手共创智慧图书馆新未来。

同方知网数科华北区总经理张志飞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石长地、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段文凯分别主持会议。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石长地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段文凯
在纸电融合智慧服务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与同方知网的代表共同启动平台,标志着这一创新服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也为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在专家互动交流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显芳、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明新、同方知网数科总库平台产品部总经理成鑫围绕“纸电融合与纸书借阅提升”“AI赋能知识服务”及“图书馆‘十五五’规划方向”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本次发布会的召开,不仅展示了北师大图书馆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创新成果,更是一次汇聚行业智慧、共谋未来发展的深度交流。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与同方知网数科的此次合作,以AI技术驱动纸电资源的深度融合,为高校图书馆突破传统服务边界、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慧知识服务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对推动整个知识服务行业向智能化、融合化、精准化的新阶段迈进,具有深远的引领意义。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纸电融合这概念挺新鲜,期待实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