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昆虫学研究领域,《ENTOMOLOGICA AMERICANA》一直保持着极高的学术声誉。作为北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昆虫学期刊之一,该期刊自创刊以来就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高质量的论文发表标准著称。2025年最新发布的期刊影响因子达到3.8,在昆虫学分类中位列前15%,成为全球昆虫学家争相投稿的首选平台。
期刊特色与收录范围
《ENTOMOLOGICA AMERICANA》专注于发表原创性昆虫学研究论文,特别关注新物种描述、分类学修订、系统发育研究等领域。2025年编辑部特别强调,期刊将加大对分子系统学、生态基因组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研究的收录力度。值得注意的是,该期刊对北美地区昆虫区系研究有着明显偏好,但也不排斥具有全球意义的昆虫学研究。
在论文类型方面,期刊接受研究论文(Article
)、短讯(Short Communication
)、综述(Review)和书评(Book Review)四种形式。2025年最新统计显示,研究论文占比高达78%,平均审稿周期为12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期刊对彩色图版的支持政策非常友好,允许作者免费发表最多8页的彩色插图,这在同类期刊中实属罕见。
投稿前的准备工作
在向《ENTOMOLOGICA AMERICANA》投稿前,作者需要特别注意论文的格式要求。2025年最新版投稿指南强调,所有分类学论文必须包含详细的标本存放信息,并建议提供基因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编辑部特别提醒,缺少这些关键信息的投稿将被直接退回。新物种描述必须符合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所有要求,包括指定模式标本等。
语言表达是另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虽然期刊接受非英语母语作者的投稿,但强烈建议在投稿前寻求专业润色服务。2025年拒稿统计显示,约23%的稿件因语言问题被拒。编辑部特别推荐使用昆虫学专业术语词典,确保分类学描述用词的准确性。对于中国作者而言,建议特别注意拉丁语词尾变化和性数格一致等细节问题。
审稿流程与常见问题
《ENTOMOLOGICA AMERICANA》实行双盲审稿制度,2025年平均审稿周期为85天。根据编委会透露,稿件被送审的概率约为68%,其中约42%会收到大修意见。值得注意的是,该期刊对分类学论文的形态特征描述要求极为严格,2025年最常见的退修意见就是要求补充更详细的比较形态学数据和更清晰的鉴别特征图版。
对于拒稿后的处理,期刊允许作者在解决审稿人主要关切后重新投稿。2025年数据显示,经过重大修改后重新投稿的论文最终接受率达到31%。编辑部特别建议,在回应审稿意见时,应该逐条详细回复,并提供修改标记版和清洁版两个版本的修改稿。对于分类学争议问题,建议引用最新系统发育研究成果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问题1:如何提高在《ENTOMOLOGICA AMERICANA》的投稿成功率?
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确保分类学描述完整规范(含模式标本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形态特征图版、使用准确的昆虫学专业术语。2025年数据显示,同时满足这三点的稿件接受率高达67%。
问题2:该期刊对新物种描述论文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必须包含完整的分类学描述、鉴别特征、比较形态学讨论、模式标本指定及存放信息、地理分布数据。2025年起还要求提供至少一个基因标记序列(如COI)的GenBank登录号。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