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发出无偏倚基因组TCR测序新技术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文章导读
传统TCR测序总被引物偏倚困扰,无法真实反映免疫系统的初始状态?中科院团队最新开发的HTGTS-TCR-seq技术彻底颠覆了这一困境。这项突破性方法首次在DNA层面实现无偏倚捕获TCR重排全过程,不仅精准绘制出胸腺细胞发育轨迹,更惊人发现衰老会改变基因片段使用偏好。从小鼠到人类样本的顺利应用,意味着我们终于握住了打开T细胞发育、衰老与免疫疾病研究的金钥匙。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代海强研究组与吴薇研究组,基于高通量全基因组易位测序技术,开发出新型DNA测序方法HTGTS-TCR-seq,旨在精准解析αβ T细胞受体(TCR)重排过程。

传统TCR检测方法主要依赖多重PCR和5’RACE等技术,但mRNA水平的5’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受转录本丰度影响,无法反映DNA水平的初始重排情况。同时,DNA水平的多重PCR需大量特异性引物,始终存在引物偏倚。

研究基于线性扩增介导的PCR技术,通过对TCR基因片段进行有限数量的引物设计,靶向TCR基因片段,从而直接捕获基因组重排事件。该方法从源头上规避了引物偏倚,在DNA层面实现对重组效率、功能性与非功能性TCR重排的检测分析。

研究进一步利用该体系,对小鼠胸腺细胞不同发育阶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DN3发育阶段非功能性重组频率较高,阳性选择前的双阳性胸腺细胞功能性重组频率较高,与理论预期高度吻合;双阳性胸腺细胞在Tcra重排上呈现出阶梯式重排特征,印证了连续发生的初级与次级重排事件模型。

在年龄相关研究中,团队发现衰老改变片段的使用偏好。这一趋势在胸腺非成熟T细胞和外周成熟T细胞中均一致,提示小鼠中这一增龄性改变源于胸腺输出环节。为将方法应用推广至机制研究,团队剖析Wapl基因敲除的阳性选择前的双阳性胸腺细胞发现,黏连蛋白卸载因子WAPL独立于细胞分裂的作用,进而影响Tcra基因重排。同时,团队通过对人源特异性引物设计,将应用推广至人类外周T细胞样品。

这一研究建立了新型无偏倚的基因组TCR测序方法,揭示了发育阶段特异性V/J片段使用规律及增龄性TCR变化,证实该方法在人类样本中具有同等应用潜力,为T细胞发育、衰老和免疫相关疾病等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10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等的支持。

论文链接

研究开发出无偏倚基因组TCR测序新技术

HTGTS-TCR-seq技术示意图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