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的学术出版领域,分类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TAXONOMY》(简称EJT)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开放获取政策,持续吸引着全球分类学家的目光。作为欧洲分类学研究的标杆期刊,EJT不仅保持着稳定的影响因子,更在数字化出版方面走在前列。
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EUROPEAN JOURNAL OF TAXONOMY》创刊于2011年,由欧洲多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专注于发表动物、植物、真菌等生物类群的分类学研究成果。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该期刊的年发文量维持在120-150篇之间,接受率约为35%,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EJT在2025年实施了全新的数字化出版流程。从标本影像的三维重建到分子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期刊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出版工具。这种创新不仅提升了论文的传播效果,也使分类学描述更加直观和标准化,这在当前分类学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
投稿要求与审稿流程
EJT对投稿论文有着明确的要求:必须包含完整的形态学描述、清晰的鉴别特征、规范的分类学处理以及高质量的标本影像。2025年新增的投稿指南特别强调,分子数据必须提交至公共数据库,形态数据则应遵循Darwin Core标准。
审稿流程通常需要8-12周,采用双盲评审制度。据2025年编辑部统计,约60%的退稿发生在初审阶段,主要原因包括研究创新性不足或不符合期刊范围。通过初审的稿件平均需要2轮修改,作者需特别注意审稿人提出的分类学处理建议,这是EJT审稿最关注的环节之一。
成功投稿的策略建议
基于2025年最新收录论文的分析显示,成功投稿EJT的论文往往具有以下特征:解决长期存在的分类学争议、描述新物种时提供多证据整合(形态+分子)、包含详尽的比较讨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EJT明显增加了对生物地理学分析类论文的收录比例。
写作技巧方面,建议作者采用”问题-方法-结果-讨论”的清晰结构,避免冗长的背景介绍。分类学描述部分应严格遵循国际命名法规,新种命名要体现分类特征或模式产地。2025年多位编委表示,那些能够将传统分类学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论文,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引用率。
问题1:2025年《EUROPEAN JOURNAL OF TAXONOMY》最关注哪些研究方向?
答:当前EJT重点关注整合分类学(形态+分子)、微生物分类学修订、生物地理学分析,以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鉴定研究。
问题2:如何提高在EJT发表新物种描述论文的成功率?
答:建议提供多证据支持(如显微CT扫描、DNA条形码)、详尽的近缘种比较、规范的模式标本保藏信息,并提交所有原始数据至公共数据库。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