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开发一种用于光催化产氢的空间定向分布的铂基催化剂

文章导读
传统铂催化剂在光解水制氢时总面临两难:要高效产氢就难避免氢气氧气复合。西北工业大学李炫华团队突破性提出价态空间定向分布策略,通过精准调控铂离子在催化剂界面的梯度排布,让83%的正价态铂抑制氧气吸附,同时17%的金属态铂将电子密度提升152倍。这项发表于《先进材料》的研究不仅使光催化活性飙升45倍,更在10平方米级系统中实现日产6.4升氢气的实证,为清洁能源制备开辟了全新路径。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8月25日,据美国的《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报道,西北工业大学李炫华教授团队提出一种通过调控铂价态实现铂离子(Pt2+/Pt0)空间取向分布的策略,通过构建电子缺陷中心诱导界面电子转移,实现了近零质子还原能垒与孤立氧气吸附的协同效应。
针对传统铂助催化剂无法同时发挥金属态(Pt0)促进质子还原与正价态(Pt2+)抑制氢氧复合的难题,该研究团队具体通过钒掺杂和硫空位协同策略(V-Sv-ZIS),在锌铟硫(ZnIn2S4)表面构建电子缺陷中心,促使铂从金属态定向转化为正价态。界面区域呈现梯度分布:Pt2+(83%)与Pt0(17%),Pt2+主导界面区有效抑制氧气吸附,将H2/O2复合率降至4%;而微量Pt0显著提升光生电子密度152.2倍,最终使光催化活性提升45.4倍。该团队进一步构建10平方米级大面积光催化系统,在自然光照下实现日产氢气6.4升的性能验证。该价态空间取向调控策略可拓展至其他铂基催化剂体系,为高效光催化分解水提供了新范式。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