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全球科研机构加速布局柔性电子材料的行业背景下,《FLEXIBLE AND PRINTED ELECTRONICS》作为Wiley出版社旗下的跨学科SCI期刊(2023最新影响因子4.8),正在成为该领域研究成果转化的核心阵地。本刊专注印刷电子、柔性传感器、可拉伸电路等创新方向,最新统计显示其中国作者占比已达37%,反映国内团队在该领域的强势崛起。
期刊定位与收录偏好深度解析
该期刊特别青睐具备工业转化潜力的基础研究,据统计2023年录用的240篇论文中,67%涉及可穿戴医疗监测、智能包装解决方案、生物相容性电子皮肤等应用场景。编辑团队近期调整收稿范围,新增绿色印刷工艺、自供电柔性系统等前沿方向。值得关注的是,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制备多层电子器件的相关研究,正在形成特色专栏。
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包容性成为本刊特色,如浙江大学团队将丝网印刷工艺与纳米发电机结合的论文,仅用48天便完成审稿流程。2024年编委会特别提示,面向智慧农业的植物电子接口装置、基于生物降解材料的瞬态电子器件将是优先考虑方向。
柔性电子技术产业化的三大趋势
工业界的需求正在重塑研究范式:①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的临床验证数据成为加分项,美国FDA近期通过的柔性ECG贴片项目就有多篇支撑论文发表于本刊;②印刷工艺的成本控制研究备受关注,韩国团队开发的全溶液法制造流程将OLED成本降低40%;③材料创新聚焦可持续性,剑桥大学使用纤维素纳米晶体制备的可降解传感器已进入量产测试。
在生物医学传感领域,柔性电子器件与传统医疗设备的融合成为突破点。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开发的柔性脑机接口装置,其核心数据验证过程发表于本刊2023年12月刊,获得高达23次的单月引用。这种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快速转化链条,正是该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投稿常见的五大技术误区
基于编委会提供的年度审稿意见分析,32%的拒稿源于创新性表述不足:①过度强调材料本身性能,忽视系统级集成验证;②控制组设置不科学,缺乏与传统硬质器件的性能对比;③印刷工艺参数描述缺失,关键步骤可重复性存疑;④应用场景假设过于理想化,缺少实际环境测试数据;⑤忽略器件弯曲/拉伸后的性能衰退规律。
典型案例显示,某研究团队开发的石墨烯柔性压力传感器虽然灵敏度优异,但未说明不同湿度环境下的基线漂移问题,导致被要求补充实验数据。审稿人特别指出,印刷电子器件的工况稳定性验证应至少包含1000次弯折测试。
高效投稿的策略性规划
时间节点的把握至关重要:①避开9-10月的投稿高峰期(拒稿率上升15%);②关注每季度发布的专题征稿,2024年Q2聚焦”自修复柔性电子”方向;③善用预印本平台,本刊接收arXiv预印本更新版本;④采用结构化创新点陈述,推荐使用”技术痛点-解决方案-验证维度”的三段式框架。
在可视化呈现方面,近三年高被引论文均包含印刷工艺流程图、器件形变示意图和性能对比雷达图。建议采用热力图展示传感器阵列数据,使用动态视频附件呈现柔性器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对于涉及智能包装应用的研究,建议提供货架场景模拟效果图。
学术伦理与数据规范新要求
2024年新规强调:①必须声明材料采购来源和工艺设备型号;②涉及柔性器件的生物相容性实验需提供伦理审查批件;③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印刷图案需公开训练数据集;④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测试必须包含至少30人的有效样本。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期刊启用了新型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印刷电子领域常见的图像重复使用(如SEM图片局部修饰)保持零容忍态度。建议作者使用原始数据的全景式呈现,并附注主要仪器设备的校准证书。
与建议
《FLEXIBLE AND PRINTED ELECTRONICS》为柔性电子与印刷技术研究提供了高质量交流平台。科研人员在设计实验时应紧扣工业化需求,注重制造工艺的可扩展性验证。建议投稿前系统分析近三年高被引论文的结构特征,特别是应用场景的可行性论证方式。在碳中和背景下,面向绿色制造的柔性电子技术研究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问题1:该期刊对产业化应用研究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需包含明确的场景适配性验证、成本效益分析和至少三种工况下的稳定性测试,建议提供与企业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问题2: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测试标准如何设定?
答:需包含弯曲半径(建议1-5mm)、循环次数(≥1000次)、环境温湿度范围(建议20-80% RH)等关键参数,建议参照ISO 21920标准。
问题3:针对印刷工艺研究,哪些数据是审稿人最关注的?
答:分辨率重复性(需提供30组以上数据)、材料利用率百分比、多层套印对准精度(建议≤5μm),以及工艺容差范围分析。
问题4:如何有效展示柔性器件的创新性?
答:建议构建技术对比矩阵,突出与传统硬质器件在重量(降低70%以上)、贴合度(曲面适配率)、能耗(降低50%以上)等维度的优势。
问题5:论文被要求大修时应如何处理?
答:优先补充关键验证实验(如长期稳定性测试),用对比图表量化改进效果,针对每位审稿人意见制作修改清单,建议15天内返回修订稿。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