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作为肝胆胰疾病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简称HBPD INT)近年影响因子稳定在3.5-4.2区间,位列消化病学Q2分区。该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办,已发展成为连接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关键学术阵地,特别在肝癌分子分型、胰腺癌早期诊断等领域形成特色专栏。


一、国际肝胆胰疾病研究的权威平台

创刊于2002年的HBPD INT,其发展历程映射着中国肝胆胰学科国际化进程。期刊编委会由37国216位学者组成,其中诺奖得主Harvey J. Alter教授担任名誉主编。最新CiteScore数据显示,其发表的肝癌免疫治疗研究论文年均被引频次达15.3次,显著高于同类期刊。近年增设的「转化医学」板块,专门刊登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创新成果。

区别于《Gastroenter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等综合性期刊,HBPD INT更聚焦肝胆胰系统疾病的纵深研究。编委会统计显示,肝癌微环境调控(占32%)、胆道肿瘤分子机制(28%)、胰腺癌代谢重编程(23%)构成三大核心方向。2023年新开设的”AI辅助诊断”专栏,已汇集17项深度学习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二、投稿成功率提升的关键策略

根据期刊公布的2021-2023年数据统计,中国学者投稿量占比从52%升至67%,但录用率维持在29%-32%之间。编辑部主任王晓教授在近期访谈中强调,研究设计的创新性和临床价值是首要考量。以2023年8月刊发的《胆管癌类器官药物筛查模型》为例,该研究因建立新型个体化治疗评估体系而获得快速通道审稿。

数据分析显示,录用论文的共性特征包括:前瞻性队列研究(38%)、多中心临床试验(27%)、新技术验证研究(22%)。其中涉及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研究,要求提供完整代码和验证数据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起期刊要求所有临床研究必须提供原始数据存储链接,并增加生物统计学专家复核环节。


三、同行评审的特别关注点

HBPD INT采用三阶段审稿制,平均审稿周期为63天。根据编委会内部指南,创新性评估细化为四个维度:理论突破(30%)、方法革新(25%)、临床转化(30%)、数据质量(15%)。以2023年拒稿分析报告为例,37%的稿件因样本量不足被拒,29%存在统计方法缺陷。

副主编李明教授指出,研究伦理审查日趋严格。涉及患者生物样本的研究,需提交伦理批件编号和知情同意书模板。动物实验必须标注AAALAC认证编号。近期更新的投稿指南明确规定,基因编辑研究需提供原始测序数据,细胞实验要求STR鉴定报告。


四、论文格式的特殊要求

期刊对图表规范有严格标准:病理图像必须包含比例尺和染色方法,流式细胞图需显示阴性对照。从2024年第二期开始,要求所有示意图使用矢量图格式,推荐使用Biorender等专业绘图工具。临床试验报告须符合CONSORT声明,并附完整的纳入排除流程图。

值得关注的是语言润色政策的变化。非英语母语作者可选择付费润色服务,但必须声明润色范围。最新案例显示,过度润色导致学术表达失真的论文将被要求重新提交原始版本。建议作者优先使用学术英语写作工具如Grammarly学术版进行初步修改。


五、应对拒稿的实用技巧

分析近三年382份拒稿意见发现,53%的拒稿附带详细修改建议。期刊允许在6个月内重新投稿,且二次投稿录用率可达41%。针对方法学缺陷的拒稿,建议补充预实验数据或加入多中心验证。某团队关于胰腺癌代谢标志物的研究,通过增加136例前瞻性样本和蛋白质组学验证,最终在重投后获得发表。

对于创新性不足的拒稿,可考虑转向期刊旗下新设立的”研究简报”栏目。该栏目接收具有潜在价值但证据链不完整的研究,篇幅控制在2500字以内。2023年数据显示,简报类文章的中位被引次数达到6.2次,部分研究因此获得后续资助完成深度探索。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作为领域内重要学术阵地,正在推动肝胆胰疾病研究向精准医学转型。研究者需紧扣临床实际问题,注重多学科方法的有机融合,同时严格遵守不断升级的学术规范。投稿前的数据完整度自查和方法学验证,将成为提高录用率的关键。

问题1:HBPD INT期刊的主要学术定位是什么?
答:专注肝胆胰系统疾病的纵深研究,特别强调临床转化价值,设有转化医学、AI辅助诊断等特色专栏。

问题2:哪些类型的论文更容易被接收?
答: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及包含创新技术验证的机制研究。

问题3:期刊对临床研究数据有何新要求?
答:2024年起需提供原始数据存储链接,涉及基因编辑必须提交原始测序数据。

问题4:如何处理创新性不足的拒稿?
答:可转投”研究简报”栏目,该板块接收证据链不完整但具有潜力的初步研究成果。

问题5:期刊在学术伦理审查方面有哪些加强措施?
答:需提交伦理批件编号和知情同意模板,动物实验必须标注AAALAC认证,细胞实验提供STR报告。

问题6:重投被拒论文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答:重点补充初审专家指出的方法学缺陷,建议增加样本量或多中心验证数据。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