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Scopus数据库输入“history of geoscience”时,《HISTORY OF GEO- AND SPACE SCIENCES》(HGSS)总能在检索结果前三位出现。这本由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主办的专业期刊,以其对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史的系统性研究,在学术界树立了独特的地位。根据2023年最新数据,其五年影响因子已稳定在1.8-2.2区间,年投稿量突破600篇,录取率保持在35%左右。
一、学科谱系中的特殊定位
与常规地学期刊不同,《HISTORY OF GEO- AND SPACE SCIENCES》要求研究者必须将科学发现置于历史语境中考察。编委会特别强调两个维度的交叉:其一是地质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历时性比较;其二是科学思想与特定时期社会结构的交互影响。
以2023年6月刊发的《板块构造说的形成:冷战科学范式的再审视》为例,该文不仅梳理了1960年代全球地学观测数据积累,更深入剖析了美苏太空竞赛如何加速了地球科学范式转型。这种将技术史、政治史与科学史融合的跨学科视角,正是期刊倡导的研究范式。
二、内容范围与格式创新
在传统研究论文之外,期刊自2021年起开辟了“历史数据重解析”特色栏目。该栏目鼓励研究者运用现代技术重新处理历史观测资料,如通过AI算法复原19世纪地磁测量数据,或运用GIS平台重建古地图坐标系。2023年第三期就刊载了利用机器学习破译伽利略原始手稿的突破性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期刊对方法论创新设有明确标准:技术手段必须与历史语境达成逻辑闭环。单纯的数字人文工具展示而不解决具体科学史问题的稿件,近年退稿率高达82%。最新编委会报告中特别指出,数据可视化工具的使用需服务于历史因果关系的论证。
三、评审流程的透明化改革
2023年4月起实施的“双重匿名+开放评审”机制引发学界关注。新流程要求作者在初稿阶段匿名处理所有个人信息,而审稿专家意见将在论文录用后选择性公开。这既保持了双盲评审的公平性,又增加了学术讨论的可见度。
主编Thomas Schmuz在7月社论中透露,新制度实施后的前三个月内,审稿周期中位数从68天降至52天。值得关注的是,编辑团队特别增设了“历史证据核查”环节,专门验证引用文献的历史准确性,这在同类期刊中尚属首创。
四、文献引用规范的特殊要求
由于学科特性,期刊对原始文献的引用有严格标准:所有引用18世纪前文献必须标注原始收藏机构编号;涉及非英语文献需同时提供原文引文和认证翻译版本。在2022年拒稿分析中,格式错误占比高达39%,远超内容质量问题。
一个典型案例是,某篇探讨中国古代地动仪复原的论文,因未标注《后汉书·张衡传》的永乐大典版本信息而被要求重大修改。建议投稿者使用期刊官网提供的《历史文献引用模板2023版》,该模板详细规定了从楔形文字泥板到现代数字档案的不同引用格式。
五、写作策略与趋势研判
基于2023年已刊论文分析,选题呈现三个新兴方向:气候变化研究史的制度化进程、空间探测技术发展的地缘政治影响、定量方法在科学史研究中的伦理边界。而在写作方法上,成功的论文都呈现出清晰的“时空坐标系”,即在纵向时间轴和横向学科轴交汇处确定研究坐标。
资深编辑Maria Pia在8月网络研讨会上强调,投稿者需特别注意“历史关联性论证”。以深海钻探技术发展史为例,优秀论文会同时论证该项技术如何改变地球年龄测定精度,以及其如何重塑学术界与石油工业的博弈格局。
六、跨学科研究的取舍智慧
在最近的编委会换届中,新增了科技哲学与考古学背景的专家席位。这预示着期刊对跨学科研究的重视进入新阶段。但投稿者需警惕“学科拼盘”陷阱——那些简单堆砌多学科术语却缺乏内在逻辑的稿件,2023年二季度的拒稿率达91%。
成功的范2023年最佳论文奖得主《冰川学与印象派:19世纪末阿尔卑斯探险的科学美学构建》,作者巧妙地将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历史画作研究,揭示了科学测量如何影响艺术创作中的色彩运用。这种具有创新性和深度的交叉研究,正是期刊期待的方向。
作为历史地学领域的旗舰期刊,《HISTORY OF GEO- AND SPACE SCIENCES》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持续推动研究方法的创新。投稿者需要在史料深度、方法新度和理论高度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根据最新审稿动态,那些既能解构历史细节又能建构学科叙事的论文,最有可能获得编委青睐。
问题1:HGSS期刊对跨学科研究的接受标准是什么?
答:该期刊要求跨学科研究必须建立实质性的历史关联,禁止简单术语堆砌。成功的论文通常能在方法层实现技术突破,在理论层达成学科对话。
问题2:如何处理18世纪前文献的引用格式?
答:必须标注原始典藏机构编号、版本信息及现代重印情况。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伽利略手稿应注明MS Gal. 48等完整档案编号。
问题3:期刊对数据可视化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历史地图需保留原投影坐标系,数字重建模型应标注算法参数。所有图表须通过”时间可读性测试”,即专业人士能根据图示还原历史事件的时空轨迹。
问题4:开放评审机制下如何保护学术观点?
答:作者可选择是否公开审稿意见,但录用论文需至少公开两份专家意见。匿名处理范围包括审稿人所属机构等可能泄露身份的信息。
问题5:哪些选题方向正在获得更多关注?
答:2023年的热点包括殖民时期气象观测网络建设、太空竞赛中的女性科学家群体、数字人文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等跨学科领域。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