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

在体育管理学术圈,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以下简称JSM)被视为职业发展的里程碑。这本创刊于1987年的国际核心期刊,近三年影响因子稳定在4.5-5.2区间,今年6月最新公布的JCR排名显示其在hospitality & sports类别位列前15%。对于致力于体育组织管理、赛事运营、体育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研究者而言,掌握其投稿规律已成为职业进阶必修课。


一、顶级刊物的学术定位与发展轨迹

作为北美运动与体育管理协会(NASSM)官方刊物,JSM始终聚焦三大核心领域:职业体育联盟治理、体育消费者行为、数字化转型对体育产业的影响。2023年编委会改组后,特别增设「电子竞技商业模式」和「碳中和体育场馆运营」两大专栏。现任主编Dr. Michael Mondello在最新社论中强调,期刊将优先考虑运用机器学习、社会网络分析等跨学科方法的研究。

从2019-2023年收录论文统计看,混合研究方法(定量为主+质性补充)占比达68%,纯实证研究占比27%。值得关注的是,采用大数据追踪技术的论文录用率是传统问卷调查的1.8倍。这启示投稿者需在方法论创新上投入更多精力。


二、突破双盲评审的关键策略

JSM采用的triple-anonymized评审机制堪称严苛,作者需在manuscript中彻底隐去机构信息。近两年被拒稿件中,31%因理论框架陈旧遭退稿,29%因未能对接UN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成功案例显示,将体育产业问题置于气候变化(SDG13)或体面工作(SDG8)语境下论述,通过率可提升40%。

文献综述部分存在明显「3年法则」:2020年后刊发的文献占比需达60%以上,特别建议引用该刊近三年高被引论文。统计显示,合理引用主编团队过往研究成果的稿件,进入终审环节概率提升23%。


三、投稿全流程的避坑指南

从投稿到终审的平均周期为137天,但2023年起启用的AI预审系统已将初审时间压缩至14个工作日内。常见格式错误包括:未按APA 7th规范标注基金项目(占退修稿件43%)、过度使用商业案例分析(限30%篇幅)。主编助理Dr. Laura Cousens在9月网络研讨会上透露,附带开源数据集的论文可获快速通道评审资格。

疫情期间发展出的虚拟民族志方法(Virtual Ethnography)现已成为赛事研究新宠。近期刊发的《元宇宙场景下的球迷社群建构》便采用该法,通过Twitch直播数据采集获得审稿人高度评价。这提示研究者应善用数字足迹分析等新型数据源。


四、中国学者突围路径解析

尽管中国投稿量年均增长19%,但录用率长期徘徊在11%左右。问题多集中于:①过度依赖政策解读而非理论构建;②案例选取局限于本土赛事。成功案例表明,比较研究框架(如CBA与NBA商业体系对比)更易获得国际认同。清华大学体育部陈教授团队关于冬奥遗产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正是通过中美韩三国数据对标获得刊发。

语言润色方面,JSM接受非母语作者的写作辅助服务,但需在致谢部分明确标注。建议使用Grammarly的学术增强模式进行预处理,重点修正模糊指代(this、it等)和被动语态滥用问题。


五、体育管理研究的范式革新

区块链票务系统、NFT数字藏品、AI教练决策树等新兴议题正在重塑投稿风向。2024年特刊征稿启事显示,「生成式AI在运动员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应用」已被列为优先组稿方向。同时,期刊开始要求实证研究必须包含伦理审查声明,涉及运动员隐私数据的研究需提供双编码的知情同意书。

值得关注的是,JSM与《哈佛商业评论》合作建立的案例互认机制已初见成效。符合HBS案例标准的质性研究可同步提交案例库,这种「一稿双栖」模式为研究者提供了额外的成果转化通道。

问答部分

问题1:JSM对研究方法有哪些特殊偏好?
答:混合研究方法(定量主导+质性补充)最受青睐,特别是结合大数据追踪与深度访谈的立体化研究设计。2023年统计显示,采用眼动仪或生物传感设备的研究录用率提升26%。

问题2:中国学者投稿需要注意哪些文化差异?
答:需规避政策宣传式写作,强调理论贡献而非应用价值。案例选择建议采用跨国比较框架,将中超联赛运营模式与欧洲五大联赛进行制度分析。

问题3:如何应对方法论部分的质疑?
答:须详细说明样本选择的统计依据,特别是问卷调查需提供信效度检验全流程。涉及机器学习模型的研究,必须公开训练数据集或提供可复现代码。

问题4:新兴研究方向有哪些投稿机会?
答:电子竞技联盟治理、虚拟偶像体育营销、气候适应型场馆设计是2024年重点方向。建议关注编委团队在学术会议中透露的前瞻议题。

问题5:被退稿后如何调整再投?
答:重点处理审稿人指出的理论贡献不足问题。可补充系统动力学模型或社会网络分析,将研究问题置于更宏大的理论框架中。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