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解析《AQUATIC CONSERVATION-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的期刊定位与发展历程,揭示其在水生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通过编辑团队构成、审稿标准、主题偏好等维度,提供实战性投稿策略,特别针对跨学科研究的呈现方式和数据可视化要求给出专业建议。
期刊发展历程与定位特征
自1991年创刊以来,《AQUATIC CONSERVATION-MARINE AND FRESHWATER ECOSYSTEMS》(以下简称ACMFE)已发展成为水生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的标杆期刊。其独特定位在于贯通海洋与淡水两大生态系统研究,这在环境科学类期刊中具有显著辨识度。期刊最新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达3.0,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别中位列Q2区,年投稿量超过800篇。
编委会由37个国家的132位专家组成,包含诺贝尔环境奖得主Carl Folke教授等重量级学者。这种国际化编委结构决定了期刊对跨区域研究的偏好,特别是涉及气候变化对跨界水域影响的论文更易获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近年来逐渐加大对新技术应用的关注,如水下机器人(ROV)监测数据等。
投稿者需特别注意期刊的双重盲审制度,这意味着论文中不应出现任何机构标识。编委会特别强调研究方法章节的透明度,要求提供完整的原始数据获取途径说明。
选题方向与创新性要求
ACMFE编辑部最新统计显示,高录用率论文具备三个共同特征:跨生态系统关联研究、长期监测数据支撑以及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