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33年的《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Science》(以下简称JVMS)作为日本兽医学会的官方出版物,在实验兽医学领域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该期刊CiteScore提升至2.1,年发文量稳定在180-220篇区间,已成为亚太地区兽医科研人员首选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文将从期刊定位、投稿策略、评审要点三个维度,为准备投稿的研究者提供实操指南。
一、期刊学术定位与核心价值
作为被PubMed/MEDLINE、Scopus等12个国际数据库收录的权威期刊,JVMS聚焦实验兽医学基础研究。2023年编委会明确的三大优先方向包括:跨物种比较医学研究、新型动物疾病模型构建、兽用生物制品开发。相较于《Veterinary Research》等侧重临床应用的期刊,JVMS更重视分子层面的机制研究,这从其近年高被引论文多集中在病原微生物致病机理、宿主免疫应答通路等领域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JVMS自2022年起新增”One Health Interface”专栏,鼓励人兽共患病防控、抗生素耐药性监测等公共卫生相关研究。这种学科交叉趋势下,具备环境科学或公共卫生背景的复合型研究更易获得审稿人青睐。近期热点研究显示,禽流感病毒跨宿主传播机制、宠物源性耐药基因传播路径等主题的接收率明显高于传统病理学研究。
二、审稿流程与周期把控
期刊采用Editorial Manager系统实行三阶段评审:形式审查(1-3工作日)、学科编辑初审(2周)、双盲同行评审(平均8周)。根据2023年最新统计,从投稿到首轮决定的平均周期为78天,较2021年缩短了15%。但需注意,涉及生物安全或动物伦理审查的研究,流程可能延长30-40天。
编委会特别提示两大常见退稿原因:动物试验伦理证明缺失(占退稿量27%)、统计学方法描述不完整(占19%)。典型案例显示,某项犬类肿瘤研究因未提供IACUC批准文号在初审阶段即被退回,另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因Fisher检验适用性论证不足遭遇退修。建议投稿前通过期刊官网的Checklist逐项核对实验伦理和统计规范。
三、文献准备与范式适配
JVMS对稿件格式有着严格规范,2019年版《作者指南》明确要求:①表题注释需包含统计检验方法 ②Western blot须标注分子量标准 ③组织切片需标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2023年编委会针对常见格式问题开展专项审查,发现32%的稿件因图表标注不规范进入技术修正环节。
参考文献选择策略直接影响稿件接受概率。数据分析表明,引用JVMS近三年刊文(尤其同领域论文)可使接收率提升18%。,某篇研究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的文章,通过引用期刊2021年刊载的冠状病毒受体研究,有效增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度,终审评分提高22%。
四、开放获取与出版费用
自2024年起,JVMS全面转为混合开放获取模式。常规出版费维持1800美元/篇,选择OA模式需追加1200美元。对于青年学者,期刊提供”Early Career Waiver”计划,凭导师推荐信可申请最高50%的费用减免。需特别注意的是,涉及公共卫生应急研究的论文可申请绿色通道,相关成果最快14天完成出版流程。
根据2023年用户调研,选择OA出版的论文在发表后6个月的下载量是传统模式的2.3倍,但长期引用优势尚不明显。建议基础理论研究优先传统出版,而技术应用型成果或需快速传播的疫情监测报告可考虑OA模式。
五、投稿策略与周期规划
数据分析显示,每年3-5月投稿的接收率比年末高出9个百分点,这与编委会年度选题规划周期密切相关。对于计划申请博士学位的研二学生,建议将实验周期安排在7-9月,确保12月前完成投稿,以便赶次年6月见刊。某成功案例显示,研究者通过预印本平台(如bioRxiv)提前3个月公布初步成果,再向JVMS投稿时引用预印本进行成果衔接,有效缩短了3周的评审周期。
在修改环节,针对审稿人意见的响应策略尤为重要。统计显示,逐条回复并标注修改位置(如”Page
12, line 5: Added negative control data as suggested”)的稿件,二审通过率高达83%。某位作者在回复函中建立”审稿人建议-修改内容-补充数据编号”的三栏对照表,使第二轮评审时间压缩至11天。
与前瞻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Science》持续强化学术规范与学科交叉导向,2024年将新增实验视频资料提交功能。建议投稿者密切关注期刊官网发布的《动物实验报告规范(ARRIVE 2.0)指南》,在实验设计阶段即考虑伦理合规性。通过精准匹配期刊定位、完善技术细节、优化投稿节奏,研究者可显著提升在这份老牌期刊的发表成功率。
问答环节
问题1:JVMS对临床病例报告的接收标准是什么?
答:该期刊仅接收具有显著科学价值的罕见病例(年发生率<0.1%),且必须包含分子水平的机制探究,单一临床表现描述不符合收录标准。
问题2:联合培养研究生能否作为第一作者投稿?
答:期刊认可双导师制研究生的第一作者资格,但需在署名部分明确标注双方培养单位,并提供双方导师签名的贡献确认书。
问题3:综述类论文的选题如何把握?
答:编委会优先考虑对近三年重大突破进行批判性分析的综述(如CRISPR在兽医领域的应用进展),不接受单纯文献罗列型综述。
问题4:方法学论文需要包含哪些验证数据?
答:新型检测方法需提供与金标准方法的符合率(kappa值≥0.8)、跨实验室验证数据(至少3个独立实验室)、以及成本效益分析。
问题5:论文被拒后重新投稿的间隔期是多久?
答:重大修改后最快1个月可重新投稿,但需在Cover Letter中详细说明改进内容,并随附原始审稿意见回复表。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