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18)植保学院刘慧泉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真菌的新型基因组防御机制 TRISS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近日,植保学院刘慧泉教授团队在引发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刀菌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基因组防御系统:“串联重复诱导的有性沉默(TRISS)”,这是该团队继2016年发现真菌A-to-I mRNA编辑现象以来,在真菌表观遗传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Tandem repeat–induced sexual silencing: A Rid-dependent RNAi mechanism for fungal genome defense via translational repression”在线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植保学院博士研究生侯孟德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刘慧泉教授与王秦虎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18)植保学院刘慧泉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真菌的新型基因组防御机制 TRISS

此前,丝状子囊真菌已知两种基因组防御机制:RIP 通过引入点突变使重复元件失活;MSUD 在减数分裂期间沉默未配对 DNA 的同源拷贝。但禾谷镰刀菌 RIP 效率低,且因自交为主导致 MSUD 激活少,难以解释其基因组重复序列极少的现象,暗示存在其他机制。

该团队新发现的TRISS 机制特在有性生殖阶段发挥作用,抑制重复基因效率极高。与 MSUD 不同,它在自交和杂交时均能起效,且不依赖串联重复序列的形成方式,可靶向内源性转座子和外源性核酸入侵者,这为禾谷镰刀菌重复序列少提供了合理解释。同时,其主要成分在丝状子囊真菌中保守,可能是普遍存在的机制。

TRISS 借助 RNAi 作用,与粗糙脉孢菌无性阶段的 quelling 有相似之处,但依赖的蛋白和触发条件不同。在作用方式上,TRISS 打破传统认知:相关的 siRNAs 主要通过翻译抑制发挥作用,而非常见的诱导 mRNA 切割,为翻译抑制介导的基因组防御提供了实例。研究首次将 RIP 的核心基因 RID 与 RNAi 机制关联,证实 RID 在 TRISS 中起关键作用,还揭示了两种增强 TRISS 反应的途径。

TRISS 的发现为理解真菌基因组稳定性提供了新视角,也为真菌病害防治提供了新靶点。抑制其功能可能破坏真菌基因组稳定,削弱其侵染能力,为控制病害提供潜在途径。这一发现既在理论上开辟了新领域,也在应用上提供了新思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18)植保学院刘慧泉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真菌的新型基因组防御机制 TRISS
TRISS的基因组防御功能和发生机制
(Qde1为一种RdRP蛋白,Sms2为一种Ago蛋白。Rid在RIP机制中负责产生C-T突变,在TRISS机制中负责招募RPA-Qde1 复合体)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4001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0200)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u7606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相关文章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