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分泌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MINERVA ENDOCRINOLOGY》近年凭借其专业度与影响力快速崛起。根据2023年JCR最新数据,该期刊影响因子已攀升至3.218,临床医学-内分泌学与代谢学科排名持续稳定在Q2区。在近年全球研究重心向代谢疾病转移的背景下,这本创刊于意大利的英文期刊正成为学者们展示科研成果的新高地。
期刊定位与发展历程解析
创刊于1976年的《MINERVA ENDOCRINOLOGY》最初是意大利地方性学术期刊,2014年改为全英文出版后开始国际化转型。编委会由36个国家132位专家组成,中国学者占比已达15%。其特色栏目”新兴疗法观察”和”跨学科研究”特别重视临床应用转化,这在基础研究主导的内分泌学期刊中颇具辨识度。2023年新增的”代谢组学前沿”专栏,已收录多篇采用机器学习分析代谢通路的创新论文。
SCI收录与学术影响力评估
自2020年入选SCI-E核心库以来,该刊年发文量保持160-180篇的稳定规模。值得关注的是,其撤稿率维持在0.3%以下,显著低于同类期刊平均水平。根据PubMed统计数据显示,临床类论文占比58%,基础研究42%,与期刊定位完全吻合。投稿学者需特别注意,涉及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的机制研究最受审稿人青睐,近两年相关论文接收率高出均值17%。
审稿流程与周期详解
采用Editorial Manager系统的《MINERVA ENDOCRINOLOGY》实行三重审稿制:技术编辑初审淘汰率约35%,主要针对格式规范与学术伦理核查。通过初审的论文将送交2-3位领域专家评审,平均审稿周期为58天。值得强调的是,该刊自2023年起启用AI预审系统,可自动检测方法学漏洞和统计错误。成功案例显示,遵循STROBE声明规范的队列研究通过率提高23%。
投稿策略与格式规范要点
结合编委会成员的反馈,成功投稿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维度:引言部分须清晰阐明与现有研究的增量贡献,建议使用VOSviewer进行文献图谱分析;方法学描述必须包含伦理审批编号和临床试验注册号;讨论部分应着重比较不同医疗体系下的诊疗差异。格式方面,对参考文献的准确性有严格要求,近五年文献占比不得低于60%。
常见退稿原因与修改建议
数据分析缺失是多数学者遭遇退稿的主因。审稿人特别关注统计功效计算和敏感性分析,建议使用GPower软件进行前期验证。另一个高频问题是创新性阐释不足,可通过CiteSpace软件挖掘研究空白点。值得注意的趋势是,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临床研究接收率显著提升,这类论文平均引用次数达6.2次,远超期刊平均水平。
在数字化变革席卷医学研究领域的今天,《MINERVA ENDOCRINOLOGY》持续彰显其作为代谢疾病研究优质平台的学术价值。投稿学者既要深谙期刊定位,更要把握技术创新与临床需求的结合点。随着中国学者在该刊发文量以年均19%的速度增长,来自我国的优质研究正成为推动内分泌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
问题1:该期刊对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倾向性如何?
答:临床研究占58%,基础研究42%,但创新性强的机制研究同样受重视,特别是结合新技术手段的跨学科论文。
问题2:投稿前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格式要求?
答:需严格遵守IMRaD结构,图表须提供可编辑格式,参考文献需包含DOI号且近五年文献超60%。
问题3:该期刊的开放获取政策是怎样的?
答:提供混合出版模式,APC费用为2800美元,但院校合作协议单位作者可享7折优惠。
问题4:从投稿到接收的典型周期是多久?
答:初审7个工作日,外审平均58天,修改再审约3周,整体周期约4-6个月。
问题5:中国学者在该刊发文情况如何?
答:2023年中国作者占比达22%,主要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顶尖机构,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最突出。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