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林中心在解决因滤液浑浊影响有效磷准确检测方面取得新突破
文章导读
你是否知道,土壤检测中一滴浑浊滤液竟可能让磷含量测定严重失准?精准施肥、森林培育的科学依据因此大打折扣。热林中心最新突破性成果,创新性提出“氯化钠+次氯酸钠”协同处理法,一举攻克碳酸氢钠浸提液浑浊与显色干扰难题。相比传统活性炭法,新方法操作更简、成本更低、结果更可靠,已通过标准物质验证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这项即将发表于《岩矿测试》的技术,或将重塑土壤有效磷检测的行业标准。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土壤有效磷作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磷组分,准确测定对评估土壤磷供给能力、指导精准施肥、理解森林土壤养分动态、指导人工林培育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是用于测定中性和碱性土壤有效磷和土壤微生物量磷的主流方法,应用广泛。然而,该方法浸提过程中易溶解土壤中的有机质,使土壤滤液时常有较深颜色或浑浊,干扰酸碱度调节指示剂颜色变化,影响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基于土壤胶体离子吸附原理与次氯酸钠氧化特性,提出新的除浊脱色方法:在碳酸氢钠浸提液中添加氯化钠以增强土壤胶体对悬浮颗粒的吸附作用,消除滤液浑浊;向浸提滤液中加入次氯酸钠以氧化破坏有机质发色基团,脱除颜色。通过优化氯化钠浓度、次氯酸钠用量、脱色时间、显色时间等关键参数,并采用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精密度,最终建立了适用于高有机质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可靠方法。相较于传统活性炭脱色法,新方法有效消除浸提液浑浊及颜色干扰,操作流程简洁且成本可控,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关研究成果以“碳酸氢钠浸提法测定有效磷的除浊及脱色新方法”为题被国内核心期刊《岩矿测试》录用,2025年5月份在中国知网网络首发,并同步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2510376855.2)。热林中心高级实验师李朝英为第一作者,郑路博士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5069098))的资助。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