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SCI二区期刊投稿确实是个技术活,特别是在计算机这种竞争激烈的领域。说实话,我第一次投稿时也踩了不少坑,总以为影响因子越高越好,后来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就以Natural Computing这个期刊为例,虽然影响因子1.7看起来不算高,但其在计算、算法领域的专业性有口皆碑,特别是对于研究进化算法、神经网络的学者来说,审稿快、专业性强这些实际优势比单纯追求高影响因子实用多了。
选期刊最忌讳的就是”闭着眼睛投”。我曾经见过一位同事,为了追求发表速度,把自己的量子计算研究投到了一个生物信息学期刊,结果可想而知。要时刻记住,期刊的征稿范围(Scope)就像是给你的研究量身定做的衣服,合不合身一眼就能看出来。Natural Computing明确列出接受”受自然启发的计算”相关研究,这就给了研究者很清晰的投稿方向。
期刊指标要看全
说到期刊指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查影响因子,这没问题,但不能止步于此。JCR分区的参考价值不容小觑——Natural Computing稳定保持在Q2,说明它在专业领域内的认可度确实不错。中科院分区虽然是4区,但对于国内毕业要求来说,SCI收录本身就够了,没必要非得死磕中科院1区。倒是那个19天的快速初审周期特别吸引人,这在当下动不动就要等几个月的学术圈里,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啊!
投稿前不妨多关注下期刊近两年的发文情况。有个同行分享过他的经验:他发现Natural Computing去年开始明显增加了生物信息学方面的文章,于是把自己的DNA计算相关研究投了过去,果然很顺利就录用了。这种观察真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确保你的研究方向和期刊当前的选题偏好保持一致的好方法。
最后想说,选期刊就像找对象,门当户对比什么都重要。你的论文质量是否匹配期刊水平?研究方向是否符合期刊定位?投稿周期是否满足你的需求?想清楚这些问题,自然就知道该投什么期刊了。Natural Computing可能不是计算机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但对特定研究方向来说,它可能就是那个对的选择。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