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投稿这事,可真让人头大!你知道吗,我有个朋友去年投了三次稿都被拒了,后来发现压根就没选对期刊。选择期刊这件事,就像是给论文找个合适的”家”,选对了事半功倍,选错了可就白白浪费时间了。我最近整理了一些干货,就来说说这事该怎么操作更有谱。
认清论文定位有多重要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论文写得好就能发,但其实期刊编辑首先看的不是什么文笔,而是论文究竟符不符合他们的”调性”。就像《ACTA CHROMATOGRAPHICA》这种专业色谱期刊,他们特别中意那些带点新技术或者实用价值高的研究。要是你写了一篇纯理论的色谱论文,哪怕写得天花乱坠,估计也得吃闭门羹。
影响因子这个事儿
说实在的,现在大家都太迷信影响因子了。按照我查的数据,3分左右的期刊其实是最合适的,接收率能有30%呢!一些5分以上的期刊看着是好看,但成功率可能连5%都不到。更别说那些”水刊”了,虽然好发,可发完了简历上都不好意思写…
找对审稿周期很关键
急等着毕业的同学应该深有体会!一般期刊从投稿到接收少说也得3-6个月,要是被拖到半年以上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我观察过,《Analytical Chemistry》这种大刊虽然影响因子高,但审稿周期动不动就半年起步,相比之下《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这种2-3分的期刊反而3个月就能搞定。
说个真实案例:有个博士就是因为投了太”高大上”的期刊,生生拖了一年多。后来改投了个匹配度更高的期刊,三个月就录用了,你说这多耽误事儿啊!我们在选期刊的时候,真得好好权衡下时间成本这事。
期刊偏好你真的懂吗
不是吓唬你,有时候期刊的”潜规则”比明面上的投稿须知还重要!比如说,有些期刊特别偏爱某类研究,像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这种热门方向,比普通HPLC研究的录用率能高出近30%,这在稿约里可不会明确告诉你…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去看看目标期刊最近半年发了什么文章。如果连着三期都在发质谱联用的论文,你偏要投个毛细管电泳的研究,这不是自讨没趣吗?也不用看太多,最近6-10篇文章足够看出他们的偏好了。
记住啊,投稿不是赌博,与其盲目撒网,不如花点时间找个真正投缘的。你觉得呢?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