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永:潜心研究,让微生物告诉我答案 张瑞永在实验室进行菌种纯培养实验。受访者供图 能否利用充足的海水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瑞永的显微镜下,那些看似渺小却潜力巨大的菌株藏着一切有关微生物与海水问题的答案。 ...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4010
逐“光”而行一甲子 匡廷云院士(中)在与青年科研人员讨论实验进展和方案。 匡廷云在莫斯科大学学习时留影。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人物小传 匡廷云:1934年12月生,四川资中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990
曹宏斌:为工业增添一点“绿” 曹宏斌在位于新疆吐鲁番的工程现场。受访者供图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跨越式发展,重化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减污降碳、提质增效,这一八字方针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工业领域绿...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990
微观世界的追光者 徐健(左一)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供图 仰望夜空,星河浩瀚,而在生命科学领域同样存在一片“星海”。那是数不尽的细胞构筑的世界。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910
王育竹:一生只为打造最精准的“定时神针” 王育竹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供图 青年王育竹。 王育竹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1957年11月,毛泽东主席到访苏联,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中国留学生。在汹涌的人潮中,有一个25岁的河北小伙子,苦于挤...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900
在世界屋脊捕捉“天外来信” 吕洪魁在实验室调试电磁粒子探测器。 李骢(左)和同事在海子山上检查缪子探测器电子学板。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俯瞰图。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笑的时候有些腼腆。眼前这位戴着眼...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880
朱起鹤:“小”分子著“大”文章 朱起鹤。化学所供图 开创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设计制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实验装置、发现新的分子团簇……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朱起鹤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探索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分子机理。 2...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880
杨春和:敢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 杨春和(左一)在湖北云应盐矿进行技术指导。陈继荣/摄 20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始终专注于做一件事——开展盐穴储气研究,向地下要空间。 “为什么要在地下盐穴储...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870
“五爱”院士的家国情怀 田晶娟绘 人物简介 庄育智(1924年7月27日——1996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家、物理冶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难熔金属研究室主任、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先后...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850
他的精神照亮后辈追求真理之路 “他平和、谦逊,尊重身边每一个人,让人如沐春风。”“他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我们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今天,我们纪念先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精神。” 9月29日,中国...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3个月前03820
解思深:豁达睿智的纳米科技先行者 解思深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供图 “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宋礼用12个字评价导师解思深先生。 今年11月2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研究员...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780
池志强:从地下党到学术泰斗的传奇人生 池志强 上海药物所供图 1924年11月16日,一个男孩降生在浙江省湖州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他之前,家中已经有两个女孩,名字分别是“志诚”“志立”。现在,这对夫妻看着襁褓中健康、活泼的婴儿,决定为他...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770
国防水声事业奠基人汪德昭的选择与坚持 汪德昭 汪德昭(右二)在讲课。 1979年,汪德昭宣读国务院嘉奖令。 汪德昭(右)与中国科学院声学所马大猷(中)、应崇福两位院士做学术探讨。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供图 “老柳啊,拿工作服来,我要做实验。”躺...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770
张潘:复杂世界的规律探寻者 张潘 受访者供图 初见张潘,他身着白色短袖、浅蓝色牛仔裤,背着黑色双肩包,“80后”的松弛感扑面而来。 张潘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简单、随性,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对待...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760
王娜:“追赶星光”37年,天山脚下打造观天“神器” 春寒料峭,乌鲁木齐南郊,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大院里,几头“串门”的野马鹿悠闲地啃食着枯草。不远处,望向苍穹的射电望远镜,不时扭转“脖颈”,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又是一年春来到。王娜走在沙沙作响...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3个月前03750
王建萍:盐湖大数据背后的女科学家 王建萍(左二)等人在安装高寒干旱区气象环境设备。受访者供图 走进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以下简称青海盐湖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王建萍的办公室,一股淡雅的书香与绿植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尽管工作繁忙且充...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690
崔建国:15年醉心于冷门的“蛙语家” 崔建国(右三)和团队。受访者供图 你觉得蛙的叫声是怎样的?是“呱呱呱”还是“咕咕咕”,抑或“嘚儿、嘚儿、嘚儿”?可能一般人听到或了解的蛙叫不过就两三种,但研究发现,每一种蛙都有自己独特的叫声,其中的丰...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690
蒲吉斌:为“大国重器”披“铠甲” 蒲吉斌(中)与团队研讨技术问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供图 “工作到后半夜,好不容易躺在折叠床上休息,却根本睡不着。闭上眼睛,脑子里还是涂层研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660
雷加强:给沙漠“把脉问诊” 雷加强 受访者供图 他跟沙漠打交道41年,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沙漠腹地的震撼;他将中国的防沙治沙经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传授……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630
张永亮:在最高最冷的地方采冰芯 2020年,张永亮在阿尼玛卿山5800米垭口钻取冰芯。 2004年,张永亮(左一)等参加第21次南极科考。受访者供图 “在最高、最冷、最危险的地方做最苦的事。”回顾自己二三十年来的工作,张永亮用了“四...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620
女儿追忆父亲梁思礼院士:他总是笑对人生 梁思礼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供图 在女儿梁旋眼中,父亲梁思礼生前将大部分心血都献给了国家的航天事业。 他出身名门,年少就立志救国于危难;赴美留学,求知若渴,漂泊中不忘危难中的百姓;回国效力,投身航天领...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610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赵忠贤:让中国高温超导研究跻身国际前列 赵忠贤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超导电性是重大科技前沿,有望为生产生活带来颠覆性变革。在人类开展超导研究的百余年中,出现过两次高温超导重大突...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80
以小分子著大文章 朱起鹤院士在工作中。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供图 日前,科技界传来一个令人悲恸的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朱起鹤,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对科研的执着,对国家的奉献,贯穿了他的百...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80
张文敬:一直在行走的冰川“科普家” 1998年,张文敬在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途中。受访者供图 记者与张文敬联系采访时,他正在为米仓山之行做准备。那里计划举行一场公益活动,张文敬将作为嘉宾出席。由于米仓山位于他的家乡四川省旺苍县,因此...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60
何国钟:枪林弹雨背后的小家大国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60
周维善:做科研就要“痴、钻、迷” 周维善 上海有机所供图 1937年,14岁的周维善跟着父亲从浙江吴兴前往上海。 身后是香烟店里起早贪黑当学徒的蹉跎,前方是重返学堂的希望。这位绍兴后生,脸上写满了开心,哪怕一眼看到的生活依旧困苦。 读...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50
蒋新松:一位战略科学家的四十年 蒋新松(1931年8月3日—1997年3月30日) 人们知道钱学森,知道李四光,却未必听说过蒋新松的名字。 1998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国家科委党组、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共中...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40
星耀武:下“笨功夫”解读植物演化密码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20
吴文俊:创中国方法 为世界算数 开栏语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奖励中的最高荣誉,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00
扎根科学岛 逐梦“种太阳” 世界首台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EAST。等离子体所供图 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小岛——科学岛上,一项创纪录的实验正在开展。40多年来,可控核聚变这一人类清洁能源的终极梦想...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9个月前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