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简称“国家基础数据中心”)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国家林草局、黑龙江省等下属研究所40余家单位共同建设的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旨在汇集管理物理、化学、材料、动物、植物、交通、信息科学等基础学科领域,青海湖、黑龙江、新疆等典型区域长期科研活动积累的科学数据,以及相关基础领域政府预算资金支持项目汇交的科学数据。建立交通运输、信息学科2个分中心和23个主题数据库,形成了完善的基础学科数据资源体系,以及支持分布式科学数据资源统一管理、集成融合、分析挖掘和应用服务的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联合学术组织、期刊、数据平台构建数据出版社区等,创新科学数据出版新模式,引领科学数据的高效汇聚、开放共享、多学科交叉融合分析和创新应用。
自2020年6月,科技部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数据汇交工作以来,国家基础数据中心积极承担基础学科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数据汇交任务,有力支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完成综合绩效评价。截止2023年8月,国家基础数据中心为5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累计70个重点专项2044个项目提供科学数据汇交支撑服务。同时为17个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汇交项目数据汇交提供服务。已经汇交项目关联科学数据总量超过1.47PB。
国家基础数据中心持续服务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取得多项成绩。截止2022年底,数据资源总量2.95PB,覆盖44类一级学科。累计研制和发布23项科学数据类国家标准(牵头5项)、18项团体标准(牵头5项)。2021年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成果展。2021、2022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工作十大进展。“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共服务重大项目2000余项,支撑论文总数10000余篇,形成典型服务案例800余个。
发展历程
国家基础数据中心始于2002年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CODATA中国理化数据库”和 2003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重点项目“基础科学数据中心及共享服务网”,得到了科技部的持续支持。后经过多期建设,2013 年 7 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评审会并获得“优秀”。2017 年 1 月 25 日,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绩效考核与评估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24 号),被正式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正式从建设阶段进入后评估阶段,并更名为“国家基础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持续稳定地提供基础科学数据共享服务。2019年6月,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发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化调整名单的通知(国科发基〔2019〕194号)》,“对原有国家平台开展了优化调整工作”,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等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正式形成。

41个单位共同建设

数据资源覆盖八大学科、三大区域
自建数据库
青海湖区域综合研究专题数据库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光学技术数据库
世界山茶属植物品种数据库
地理空间数据库
化学主题数据库
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
中国植物DNA条形数据库
核物理主题数据库
原子分子物理主题数据库
中国病毒资源基础数据库
中国活体人脑成像共享数据库
干细胞与代谢疾病数据库
微重力多学科数据库
材料学科领域基础科学数据库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为用户整合全球的宏观经济数据。

ScienceDB
ScienceDB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
提供冰川冻土沙漠有关的数据、模型、工具和资源的开放共享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

政眼通
政眼通 - 政策大数据分析服务系统 | 政策检索 - 政策分析 - 政策穿透 - 政策发掘 - 智能公文
这个平台的数据确实很全,但是检索功能可以再智能化一些,找资料有点费劲
最近在写关于干旱区药用植物的论文,这里的数据库帮了大忙😄
药物研发相关的数据库内容可以再扩充点
提交数据申请后3天才收到回复,效率还行吧
希望能开放更多面向公众的科普数据
能查这么多学科领域的数据,不愧是国家级平台
青海湖区域数据特别详细,正是我研究生课题需要的资料
这网站界面有点老气,不过数据资源确实丰富
作为一个植物学研究者,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真是我的救命稻草
同是研究生,请问你的植物研究有用到DNA条形码数据库吗?效果如何?
想问下普通用户申请使用数据需要哪些条件呀?
现在很多数据都能申请使用,流程也越来越规范了。建议可以先看看官网的使用手册
这个数据中心太专业了,对我们科研工作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