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简称“广州地化所”)的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于1987年整建制搬迁部分学科、研究室与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合并成立的广州分部。1994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使用现名。2002年,广州地化所与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异地整合。2020年,广州地化所作为依托单位,筹建中国科学院“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广州地化所坚持“四个面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球动力学与岩石圈演化、深部地质过程与地球系统变化、成矿规律与油气成藏动力学、海洋地质与边缘海演化、环境污染与控制等。广州地化所致力于推动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环境科学与技术、油气与矿产资源等重点学科领域的发展;紧密围绕“资源生态环境”核心领域定位,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贡献,为解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重大科技问题提供科学支撑。
广州地化所现有有机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边缘海与大洋地质、矿物学与成矿学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研究开发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化学地球动力学、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研究与控制等2个与香港共建联合实验室。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350人,其中,正高级人员72人,副高级人员11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杰青21人,基金委优青19人,QR入选者6人,中国科学院相关人才计划入选者21人、青促会会员29人,广东特支计划入选者24人,入选AGU Fellow 2人、入选World Top 2%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7人。
广州地化所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2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8个专业博士授权点、12个专业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和 1个专业工程硕士授权点,共有在站博士后103人,在学研究生597人。
2016年以来,广州地化所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60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青藏科考专项、美丽中国专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累计到位总经费15.8亿元。负责中国科学院B类先导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6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等。
广州地化所曾经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11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8项等。近年来,在深地科学与宜居地球、金属与油气战略资源和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牵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其中“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成果入选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0项候选成果(其中关于陕西蓝田古人类遗址的研究最终入选十大进展);发现的世界最大伟晶岩型锂矿——白龙山锂矿,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创新成果展”和“建国70周年创新成果展”。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创建于1958年,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光电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动物所)直属于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电子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研发机构。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积极开展化学与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的交叉研究,在分子与纳米科学前沿、有机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能源与绿色化学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建设和完善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先进高分子材料基地。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 1953 年,由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首批新建研究所之一,现任所长为刘岗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烟台海岸带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烟台市共同筹建的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级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
每次开车经过五山那块都能看到他们的实验楼,没想到藏着这么多大牛
15.8亿经费看着吓人,但想想人家有21个杰青分摊,其实人均科研投入真不算多😅
这些科研成果要是能转化成科普视频就好了…统计学太难理解啦!
350人团队中有这么多高端人才配置,真是学术界的梦之队!
希望能多公开一些科研成果,让我们普通民众也能了解地球科学的前沿进展🤔
陕西蓝田古人类遗址研究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个跨界研究很有意思。
在职职工350人,研究生597人,感觉研究生比例好高啊,科研氛围肯定很浓厚。
看了一下成果,获得过6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研产出真心不错!
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污染研究与控制联合实验室,这个对广州周边环境保护应该挺重要的。😊
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听着就很专业,不知道对外开放参观吗?
发现了世界最大伟晶岩型锂矿?这个厉害了!新能源行业发展离不开这些矿产资源啊。👍
他们研究的领域都挺前沿的,特别是“深地科学”这个方向,感觉很有发展前景。
看到新疆锂矿发现那段,突然觉得我们国家的地质勘探技术已经这么厉害了?!
看到这个研究所有3位院士和21位杰青,实力很雄厚啊,不愧是中科院下属的机构。
原来广州地化所成立时间这么早啊,1987年就有了,比我想象的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