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岩土所”)创建于1958年,是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建所60多年来,武汉岩土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完成涉及水利水电、能源、资源、交通、市政、海洋与国防等众多领域6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为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42项(包括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以上成果奖102项)。
自建所以来,武汉岩土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5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截至2023年底,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余人。一线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88%,45岁以下的中青年骨干占79%。
武汉岩土所在科研布局上设有油气地下储备与开发研究中心、海洋与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研究中心、特殊土力学与工程安全研究中心、边坡灾变力学与安全防护研究中心五个研究中心,另设有岩土工程基础设施科学中心、岩土工程前沿交叉研究中心(筹)。拥有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下工程灾变与防护工程实验室、矿山边坡安全风险预警与灾害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深地储能技术创新中心、环境岩土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固体废弃物科学联合实验室、国家能源地下储气库研发中心(共建)、水下隧道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共建)等研究、开发与支撑平台;以及武汉中科岩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和武汉中科科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平台。
武汉岩土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牵头建设单位。现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工程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岩土所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挂靠单位之一,也是其下属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地下工程分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低碳能源岩石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下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武汉分会的挂靠单位。主办SCI收录期刊《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EI核心版收录期刊《岩土力学》以及承办EI核心版收录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本领域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武汉岩土所将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按照“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的总体思路,以“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为重点,牢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理念,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担当,面向“交通强国”“能源安全”“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聚焦岩土灾变力学与灾害防控、能源岩土力学与地下储备、岛礁与环境岩土修复工程三个主攻方向,拓展太空岩土力学和极区岩土工程两个新兴前沿方向,创新岩土力学理论和方法,突破岩土工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与平台,引领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积极创建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吴仲华先生1956 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以“动力与电气工程”和“能源科学技术”并举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简称“紫台”)前身是1928年2月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50年5月20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区。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高温气体动力学与跨大气层飞行,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海洋工程、环境、能源与交通中的重大力学问题,先进制造工艺力学,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现设有5个实体实验室。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NML)、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LMFS)、宽域飞行工程科学与应用中心。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简称自动化所)成立于1956年,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主要定位,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布局成立的“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的总体牵头单位,是我国最早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创新性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也是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学院”牵头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州能源所定位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主要从事清洁能源工程科学领域的高技术研究,并以后续能源中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发展节能与能源环境技术,发挥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原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希望能多分享些科研成果,让我们这些外行也能了解到岩土工程的魅力
研究方向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这才是国家级研究所该有的担当
中青年科研人员占比这么高,团队很有活力啊,未来可期
岩土力学领域的权威期刊都是他们在主办,学术影响力确实大
最近在关注地下储能技术,看到他们有个湖北省深地储能技术创新中心,想了解一下最新进展🤔
石油储存、海洋工程、深部岩石…研究方向好全面啊,覆盖面真广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平台资源太丰富了,羡慕在这里读研的学生
5位院士!这个人才储备也太强了吧,科研团队肯定很厉害
看到他们承担了600多个重大项目,不愧是国家级研究所,实力杠杠的👍
这个研究所历史真悠久啊,1958年就成立了,在岩土工程领域肯定积累了超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