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钱学森、钱伟长为第一任正、副所长;郭永怀副所长曾长期主持工作;继任所长为郑哲敏、薛明伦、洪友士、樊菁、秦伟、刘桂菊,现任党委书记刘桂菊、所长罗喜胜。
力学所明确并坚持自身发展定位,即坚持钱学森“工程科学”思想,聚焦制约国家重大任务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科学问题,推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构建从原始创新到技术突破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创新链,实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力学研究中心。
力学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高温气体动力学与宽域飞行,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海洋工程、环境、能源与交通中的重大力学问题,先进制造工艺力学,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
力学所现设有6个科研机构:超常环境非线性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LNM),空天飞行高温气动全国重点实验室(LHD),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NML),中国科学院流固耦合系统力学重点实验室(LMFS),宽域飞行工程科学与应用中心(WESA), 空天飞行科技中心。
“十四五”期间,聚焦我国在空天、海洋等国家战略领域中的重大需求,以新型飞行技术与验证、湍流与海洋航行器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引力波探测、服役可靠性为主的四个主攻方向;以新型空天动力与高焓流动光电特性预测、跨尺度生物力学与力学医学工程、基于机器学习的非线性多尺度力学、流域与海洋工程复杂力学环境预测为主的四个新兴前沿方向与未来技术,着力推动力学与其他工程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深度交叉,促进力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关键,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所以来,力学所承担并完成了一批重要的国家科研任务,并取得有影响的科技成果,先后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各部委各种科技奖280余项,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特等奖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中国科学院和部委级一等奖35项。
力学所科研队伍实力雄厚,共有在职职工8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6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名。
力学所是我国最早招收研究生、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现有博士生导师90余人,硕士生导师140余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从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力学所共有毕业生近3000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
建所以来,力学所同国际上力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而有效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充分吸纳和利用海外资源、培养锻炼年轻人、引进高端人才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了力学所的国际学术地位。设立在力学所的“北京国际力学中心”依托中国力学学会建立,2010年9月被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简称IUTAM) 正式批准成为其关联所属组织,是该组织设在亚太地区唯一的国际性力学中心。
力学所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是国内力学类较为系统、完整的文献收藏部门之一。纸本藏书7万余册,电子书2万余册。
中国力学学会是挂靠在力学所的全国性一级学会。力学所主办5种学术期刊,其中英文刊2种: Acta Mechanica Sinica、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中文刊3种:《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力学与实践》。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研究院聚焦空间科技、交叉前沿与先进制造、信息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健康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定位于开展原始创新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方案,探索科技与经济、教育、金融、文化结合的发展模式。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以黄土-粉尘-气溶胶为纽带,开展环境变化的过程、规律、机制、趋势与可持续性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为国际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做出创新性贡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目前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吴仲华先生1956 年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目前已经建设成为以“动力与电气工程”和“能源科学技术”并举的战略高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坚持创新驱动与需求牵引相结合、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并重,聚焦新能源与先进储能、新生物、新材料领域,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和系统集成重大创新研究,突破领域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提供重大创新成果和系统解决方案,在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青岛能源所拥有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与化工工程共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生物与医药、化工与材料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力学所真正的中国科技发展见证者啊
建议网站可以增加一些科普内容,让普通人对力学研究更感兴趣
最近正好在研究微重力,看到力学所有专门实验室,太专业了
国之脊梁!这些默默耕耘的科学家们值得我们所有人致敬
作为力学专业学生,看完深深燃起学术热情!期待加入这样的顶尖团队
希望多报道一些科研成果转化案例,让民众更直观了解力学研究的价值
原来钱学森先生是首任所长,又涨知识了 😲 这些大牛太厉害了
力学所这么多院士坐镇,实力确实强啊!不愧是国家级的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