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批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成立于1978年6月9日,是在理论物理各主要研究方向及相关交叉领域从事基础研究的专业研究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周光召担任第一任所长、第二任所长,在他们前瞻性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理论物理所秉承了“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办所方针,以及“开放、交融、求真、创新”的办所理念,团结海内外各界物理学工作者,从简陋的中关村平房小院,不断发展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理论物理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在理论物理学的各个研究方向和交叉领域开展创造性、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理论物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理论物理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84年被选为全国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198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向国内外首批开放的研究所,1993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首批参加协联计划的优秀中心,1997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基地型试点研究所,1998年8月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02年2月成立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首批国际现场评估中获得“优秀”,2004年12月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与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2006年成立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200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立理论物理前沿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恢复为院重点实验室;2016年成立彭桓武理论物理创新研究中心;2019年6月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9年与曙光公司联合成立“理论物理先进计算联合实验室”;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在理论物理所挂牌。
建所以来,理论物理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以及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励30多项。有2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人获得求是基金会“中国杰出科学家”奖,1人获得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人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成就奖,3人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人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以及其他多项个人奖励。
曾经在理论物理所工作和学习的有17位院士,其中12位院士是在理论物理所当选,8位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理论物理所现有第一研究室、第二研究室2个研究单元,综合处(党办)、科研处、人事教育处、财务资产处、信息办公室、编辑部6个管理支撑部门。
理论物理所现有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设有物理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进入新时期,理论物理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担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职责使命,当好“国家队”、“国家人”,扛起“国家事”、“国家责”。面向国家需求布局基础理论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调整科研布局,推进“十四五”科技规划落实,组织编制“十五五”规划,明确研究所的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联合国内外理论物理学工作者,把理论物理研究所办成从事理论物理核心问题研究、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注重交叉学科发展、为国家大科学工程服务的“基础研究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在我国理论物理学界起到引领作用,把理论物理所办成国际一流的国家理论物理中心,为抢占科技制高点贡献理论物理所力量。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成立于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软件园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根据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科技布局调整的要求,围绕深圳市实施创新型城市战略,2006年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实行理事会管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智能制造和光电信息技术。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广州健康院深度推进科教融合。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药物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培养点、材料与化工和生物与医药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要开展量子频标、时间保持、守时理论与方法、高精度时间传递与精密测定轨研究室、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时间用户系统与终端、导航与通信等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我国微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在微生物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着微生物学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起源于1928年由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创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刚查了下资料,理论物理所培养的院士数量惊人啊!不愧是国内理论物理研究的顶级殿堂 👍
彭桓武院士担任首任所长时的高瞻远瞩,奠定了这个研究所的底蕴。现在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
建议多宣传下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大众也能感受理论物理的魅力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环境肯定很棒!希望有机会能去学习
现在的年轻研究者还能保持前辈们那样的科研精神吗?有点担忧…
看到这么多奖项和荣誉,真是令人振奋!国家强大离不开这些科研院所的努力
想问下这个研究所出过哪些知名校友?感觉培养了好多人才
从一个小平房发展到国际一流科研单位,确实是科学家精神的典范
看完只想说:科技人才的摇篮,国家栋梁的锻造厂
请问现在研究所还招收本科生参观吗?想去感受下科研氛围 🧐
看到两弹一星的功勋奖章获得者在任所长,真是时代的骄傲
原来理论物理所的历史这么悠久,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