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

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中国科大提出火星原位气体热电转化的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舒歌群教授团队提出火星原位气体热电转化的新思路,火星大气由CO2、N2和Ar等成分组成,其中CO2占比高达95%以上。该工作首次揭示了火星气体出色的热电转化性能,并报道了其在火星独特环...
2天前
010

中国科大实现量子椭圆偏振成像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椭圆偏振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史保森教授、周志远副教授课题组将高品质偏振纠缠光源与经典偏振成像技术相结合,在弱光场下实现了对周期性分布各向异性材料双折射特性的观测,并且...
2天前
020

中国科大实现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的并行加速电子顺磁共振谱学探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石发展、孔飞等人开发了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的并行加速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ParamagneticResonance, EPR)谱学方法,实现了自由基光化学反应动...
2天前
010

中国科大研制具有主动早期火灾预警功能的热致变色仿珍珠母结构材料

先进结构材料已在航空航天、建筑和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性能需同时满足轻质、高强度以及优异的韧性。通过模仿珍珠母高度有序的“砖-泥”结构并引入矿物桥增强机制,可制备出兼具强度与韧性的高性能仿生...
2天前
030

中国科大宋克柱团队提出新型高速串行通信误码率理论模型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克柱教授团队在高速串行通信误码率理论建模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误码率建模方法。该成果近日以“Statistical Post-FEC BER Estimatio...
2周前
080

中国科大提出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全新理论模型

单原子催化剂(SACs)凭借其最大化的金属原子利用率、量子化的电子结构及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多相催化、能源转化、环境治理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自中国科学家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以来,该...
2周前
0100

中国科大翁建平团队揭示MICU1调控线粒体钙稳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血管炎症不仅是ASCVD病理进程的早期独立风险因素,更是贯穿斑块形成、破裂及血栓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靶向血管炎症可降低高危人群的心血...
2周前
050

中国科大揭示短尾噬藻体关键侵染元件的原位组装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解析特异性侵染模式鱼腥藻的淡水短尾噬藻体A4的完整三维结构,揭示其衣壳的双层加固机制以及衣壳内部关键侵染元件前注射体的原位组装模式...
3周前
0100

中国科大在反铁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理论进展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量子功能材料设计中心与物理系牛谦教授和乔振华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反铁磁体中预言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并可通过电场等方法调控体系的陈数。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8日发表...
3周前
0150

中国科大揭示分子伴侣参与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成熟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江永亮副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米华玲研究员课题组,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参与蓝藻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的分子伴侣CcmS及其与外壳...
3周前
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