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核能工程领域国际公认的顶级期刊,《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创刊于1977年,持续见证着核反应堆技术、核燃料循环、放射性废物管理等领域的重大突破。2023年最新公布的期刊影响因子达到2.8,在全球能源与燃料类期刊排名持续攀升,2023年6月更新的CiteScore指标更达到4.1,凸显其在核工程研究中的权威地位。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该刊由Elsevier出版集团运营,覆盖范围从基础核物理到实际工程应用。近年来收录的热点研究方向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设计优化、事故容错燃料开发、数字化仪控系统创新等。特别是2023年第二季度推出的”核能制氢技术”特刊,收录了来自全球32个研究团队的突破性成果。
编委会由MIT、KAIST、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等机构的52位国际专家组成,实行双盲审制度,平均审稿周期45天。根据2023年公开数据,年发文量保持在180篇左右,接收率约19%。需要注意的是,期刊特别重视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价值,单纯模拟计算类论文需结合实验验证才易通过。
二、投稿策略与格式规范
投稿前的文献调研应重点参考近三年期刊高被引论文。2023年数据显示,结合人工智能的核电站运维系统、新型核废料玻璃固化体研究两类论文的接收率高达28%。投稿系统要求提交Cover Letter时需明确说明研究的原创性和工程应用潜力。
图表制作需符合Elsevier统一模板,特别要注意核工程领域特有的安全标志标注。近期多位审稿人反馈,研究方法部分需要详细说明辐射防护措施和实验设备认证信息。参考文献建议包含30%以上本刊近年发表的论文,这能显著提升编辑的初审通过率。
三、常见拒稿原因分析
2023年上半年拒稿案例显示,45%的拒稿发生在编辑初审阶段。其中理论创新不足占比32%,缺乏工程验证数据占27%。有个典型案例是某团队提交的熔盐堆模拟研究,因缺乏配套的材料腐蚀实验数据被拒。
在同行评审阶段,38%的退修论文因未妥善处理审稿人关于安全分析的质疑而最终被拒。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的论文,必须包含足够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量化内容。
四、国际投稿注意事项
对于中国科研团队,要特别注意核安全相关数据的披露边界。2023年更新的投稿指南明确要求,涉及反应堆具体参数的论文需要提供所在国监管机构的公开许可证明。涉及军民两用技术的论文,建议提前获取所属单位的技术出口审查。
语言润色方面,期刊合作的Elsevier语言服务并非强制使用,但根据编辑部统计,经过专业润色的稿件初审通过率提升13%。特别要注意专业术语的标准化表述,”冷停堆”应统一为”cold shutdown”,”衰变热”需准确译为”decay heat”。
五、学术伦理与数据共享
在核工程领域,数据真实性和可重复性尤为重要。自2023年起,期刊强制要求上传原始实验数据至Mendeley Data平台。需要特别关注辐照实验数据的采集环境参数,包括中子通量测量仪器的型号和校准证书编号。
涉及国际合作研究的论文,作者贡献声明需要详细说明各团队的分工。近期有论文因未明确标注外籍合作者的具体工作内容而引发争议。建议参照ICMJE标准撰写作者贡献声明,特别是在反应堆设计类论文中要明晰知识产权归属。
投稿终极指南:
成功投稿《PROGRESS IN NUCLEAR ENERGY》的核心在于把握工程应用与理论创新的平衡点。建议在引言部分着重分析现有技术瓶颈,讨论部分需比较同类型反应堆技术的优劣。通过跟踪编委团队的最新研究方向(如核能制氢、第四代反应堆等),可使研究成果更契合期刊的收录偏好。
【高频问答】
问题1:该期刊接收综述类论文吗?
答:每卷仅收录2-3篇邀请综述,自主投稿需提前与主编沟通。2023年新规要求综述必须包含近五年70%的参考文献。
问题2:图表数据的精度要求如何?
答:热工参数需保留四位有效数字,中子截面数据建议使用ENDF/B-VIII库标准值。
问题3:论文格式有哪些特别要求?
答:必须包含独立的安全分析章节,单位制统一使用国际核工程标准单位。
问题4:修改稿提交的时限规定?
答:小修60天,大修90天,重大修改可申请延期但需提供进度说明。
问题5:如何处理涉及敏感技术的内容?
答:需附上所属机构的技术公开审查证明,并在Cover Letter中声明合规性。
问题6:开放获取费用是多少?
答:2023年调整为3500美元,核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可申请八折优惠。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