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N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期刊深度解析与高效投稿指南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软件著作权申请198元全包

《ROMAN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期刊深度解析与高效投稿指南

在农业科研领域寻找合适的国际发表平台,《ROMAN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罗马尼亚农业研究)始终是欧洲地区的重要选择。该期刊由罗马尼亚国家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主办,最新被纳入Scopus数据库收录名单,2023年影响因子预估达到1.2。本文将从期刊定位、收稿方向到投稿实操,深度解析这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科平台。

核心优势与研究领域定位
作为东欧地区农业科技的重要传播载体,《ROMAN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重点关注中小型农场的可持续生产实践。期刊特别欢迎涉及作物遗传改良、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方向的实证研究。2023年统计显示,土壤碳汇管理、旱作农业体系优化等主题的录用率较同类期刊高出15%。

值得注意的是,该期刊对区域性特色研究保持开放态度。比如针对多瑙河流域特有作物品种的研究,或喀尔巴阡山脉生态系统的耕作模式创新,这类具有地理标识性的论文往往能获得快速审稿通道。编辑团队近期在官网明确表示,将加大智慧农业技术应用的刊发比例。

审稿流程与时效把控
根据2023年最新投稿系统数据,《ROMAN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的平均初审周期为28个工作日。采用单盲评审制度,农艺学领域通常配置2-3位审稿人。对于涉及数字农业技术的论文,编辑部会额外邀请1位数据处理专家参与评审。

作者需特别注意方法论部分的完整性。编辑部主任Ion Popa在最近召开的农业出版论坛透露,约40%的退稿源于实验设计缺陷。建议在材料与方法章节详细说明田间试验的具体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土壤采样深度、气象数据采集频率等关键信息。

影响因子与索引情况
尽管《ROMAN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尚未进入JCR分区前列,但其在专业领域的认可度持续提升。Web of Science数据显示,该刊2022年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达到0.89,高于73%的农业科学类期刊。目前已被CAB Abstracts、AGRIS等20余个专业数据库收录。

值得关注的是,期刊自2021年起设立”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获奖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达到常规论文的2.3倍。对于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这个特色板块能显著提升学术可见度。

投稿策略与格式规范
成功投稿《ROMAN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的关键在于突出实用价值。建议在摘要部分明确说明研究成果对中小型农场的适用性,使用具体数值展现增产效益或成本降低幅度。图表制作需符合期刊模板规范,土壤成分分析等数据建议采用热力图可视化呈现。

语言表达方面,虽然接受英、法、罗三种语言投稿,但统计显示英文论文的录用速度比罗马尼亚语快17天。推荐使用Grammarly进行语法校验,特别注意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如”no-till farming”应统一为”conservation tillage”。

学术伦理与开放获取
该期刊严格执行COPE出版伦理规范。2023年新增实验数据溯源系统,要求上传原始田间记录照片或传感器数据日志。开放获取选项的APC费用为1200欧元,但发展中国家作者可申请最高70%的费用减免。

近期有作者因忽略数据共享声明被要求返修。建议在补充材料中提供可交互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或上传土壤样本的矿物成分检测报告扫描件,这能有效提升论文可信度。

高频问答实录

问题1:期刊是否接受meta分析类论文?
答:主要接收实证研究,但创新性的系统综述可投递至每年12月的特刊专栏,需提前与专题编辑确认研究方向。

问题2:图表是否必须采用特定配色方案?
答:编辑部提供CMYK色卡模板,土壤类型区分建议使用Pantone 18-1230至19-4052色系。

问题3:田间试验重复次数有何要求?
答:至少包含两个生长季的数据,随机区组设计需明确说明重复次数与地块面积换算关系。

问题4:对机器学习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有何特殊要求?
答:需提供训练数据集的技术来源证明,算法代码建议托管在GitHub等公共平台。

问题5:合作农场的研究如何解决隐私问题?
答:须在伦理声明部分附具农场主的书面授权,地理坐标数据允许模糊至县域级别。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