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十届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气工程国际学术论坛(ISCME 2025)暨2025年泰山学术论坛-鲁东大学微纳传感器及系统专题论坛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在精准医疗蓬勃发展的今天,《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作为Springer Nature旗下权威期刊,已成为细胞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领域研究者必争之地。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跃升至38.1,超越《Cell Reports》等老牌刊物,其迅猛发展势头引发学界广泛关注。特别是近期《Nature》专题报道该刊建立的”快速审稿通道”,让更多革新性研究成果得以在90天内完成发表全流程。


一、国际顶刊的精准定位与发展轨迹

自2016年创刊以来,STTT始终聚焦细胞信号网络与靶向治疗的交叉研究。据科睿唯安2023年6月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该刊五年影响因子增长曲线呈现45°斜率上升,这在基础医学类期刊中极为罕见。其独特优势在于构建了”分子机制-临床转化”的全链条报道体系,特别是今年新增的”生物标志物验证”专栏,为药企研发管线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

编委会成员构成充分体现国际化特征,来自哈佛医学院、MD Anderson癌症中心等顶尖机构的32位副主编中,临床转化专家占比提升至40%。这种人员结构调整使得2023年上半年接收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论文数量同比增加130%,其中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研究占比达到27%。


二、领域研究热点与政策风向标

2023年STTT明确将肿瘤微环境调控、外泌体信号传递、表观遗传药物开发列为优先刊载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期刊7月发布的特别征稿启事中,KRAS抑制剂耐药机制、AI驱动的药物靶点预测这两个方向被单列强调。这与FDA加速审批的Sotorasib临床应用研究形成呼应,显示出期刊对产业热点的敏锐把握。

在开放获取政策方面,STTT于今年3月加入S计划,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实行APC全额豁免。这一政策调整使中国学者投稿量激增,上半年国内通讯作者论文占比达58%,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但需要特别注意,期刊对机理研究的创新性要求不降反升,近期退稿率维持在82%的高位。


三、论文提交的智能化流程改造

期刊官网2023年5月启用的智能投稿系统值得重点关注。新系统新增”预审稿AI评估”模块,可在48小时内反馈格式合规性、创新性匹配度等六项指标。据内部数据,经过AI优化的稿件初审通过率提升37%。但编委会特别提醒,涉及TKI抑制剂耐药机制等热点领域时,建议优先联系领域编辑进行预沟通。

审稿周期呈现显著分级差异:被标注为”突破性发现”的论文平均17天完成首轮评审,而机制解析类研究仍需8-10周。笔者统计发现,返修稿中补充单细胞测序数据、类器官验证实验的成功率最高,这两种方法学目前被76%的评审专家列为”强烈推荐补充项”。


四、成功投稿的五个关键要素

基于2023年编委会公布的优秀论文模板,标题构建需遵循”靶点+机制+应用场景”的铁三角结构。近期刊发的”AXL介导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策略”就完美契合这一原则。在摘要写作中,”治疗时间窗”、”动态监测”等临床转化关键词出现频次较去年提升3倍。

结果展示部分必须包含信号通路动态模型图,期刊要求使用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官方图标库。值得关注的是,视频摘要(Video Abstract)已成为标配,最佳时长控制在150秒内,需重点呈现治疗前后信号分子定位变化。对于临床前研究,编委会新增要求:需在讨论部分专设”生物标志物转化路径”段落。


五、新兴领域布局与学术影响力拓展

期刊2023年第二季度开辟的”合成生物学与精准调控”专栏,预示着下一代研究热点的转向。CAR-T细胞治疗中的信号噪音控制、光遗传学工具开发等方向的多篇论文已进入快速评审通道。STTT与AACR合作建立的”年轻学者孵化计划”,为首次投稿的博士后提供3个月预投稿指导服务。

社交媒体传播数据显示,STTT论文在Twitter平台的Altmetric关注度指数中位数达185,远超同类期刊。其中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信号通路图谱、药物联用方案设计图等可视化成果,平均转发量是纯文本结论的7.2倍。这提示研究者在成果展示时应强化视觉传播元素的设计。

【投稿策略】

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竞争日益激烈的投稿环境中,研究者需要深度把握三大趋势:创新性机制解析与临床价值的平衡呈现、人工智能方法的合理嵌入、研究成果的可视化传播设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2023年期刊明显加大对耐药机制动态演变研究的支持力度,这或将成为未来两年优先刊发方向。

问题1:STTT期刊对临床前研究的创新性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除要求阐明新信号转导机制外,2023年起需明确标注治疗时间窗、动态生物标志物及可转化的联用方案,建议补充患者来源类器官验证数据。

问题2:如何处理审稿人提出的补充实验要求?
答:优先考虑单细胞测序、活细胞动态成像等前沿技术,若无法完成需提供替代性生物信息学验证,并在cover letter中详细说明研究局限性。

问题3:哪些类型的可视化成果更受期刊青睐?
答:信号通路动态模型图(需标注关键磷酸化位点)、药物靶向递送过程3D动画、临床前-临床数据关联热图等具有多维展示效果的视觉元素。

问题4:年轻学者投稿需要注意哪些特殊事项?
答:可申请”年轻学者孵化计划”,需提供导师推荐信并标注职业发展需求,研究数据需包含至少两种独立方法验证的完整数据集。

问题5:期刊对开放获取政策有哪些最新调整?
答:纳入S计划后,受NIH、NSFC等资助项目可豁免APC费用,但需在投稿时上传基金批准文件的扫描件及成果标注声明。

© 版权声明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