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直肠外科领域,《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始终保持着权威期刊地位。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该刊影响因子已攀升至3.287,在普通外科类期刊中排名前15%。随着结直肠癌微创手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这本由Springer出版的季刊正吸引着全球外科医生的目光。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价值
作为国际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ISUCRS)的官方出版物,该期刊专注报道创新性手术技术、围术期管理及治疗器械研发。2023年新增的”机器人手术技术专栏”已收录17篇达芬奇Xi系统临床应用报告,其中关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的改良方案引发学界热议。编委会由来自32个国家的138位专家组成,确保每篇论文都经过多维度学术评估。
二、前沿研究热点聚焦
当前期刊最受关注的三大领域包括: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并发症防治、人工智能辅助手术规划系统开发、肠道菌群移植在术后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近期刊发的”3D生物打印肛瘘修复支架”研究被Nature子刊转引,标志着该刊在转化医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投稿者需特别注意,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涉及新型吻合器应用的临床研究需提交视频操作记录。
三、结构化投稿策略解析
成功的投稿始于精准的类型匹配。该刊近三个月录用数据显示:系统综述(23%)、前瞻性队列研究(38%)、创新术式视频报告(29%)构成主要刊发内容。以机器人直肠癌手术论文为例,建议采用”技术难点-改良方案-学习曲线分析”的三段式结构,配合5组以上术后12个月随访数据。需特别注意的是,所有影像资料必须符合ISUCRS手术视频摄制标准(2023版)。
四、同行评议实战技巧
据编委会披露,61%的退稿源于方法学缺陷。推荐使用ROBINS-I工具评估观察性研究偏倚风险,在统计学部分应详细说明样本量计算公式及协变量调整策略。针对常见退稿意见,建议在初稿中预先加入”技术可重复性验证”章节,包含至少三个医疗中心的术式重复应用数据。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新增的”技术经济评估”栏目要求同时提交卫生经济学分析。
五、提升录用率的关键细节
格式规范决定着40%的初审通过率。表格必须采用三线式结构,影像资料需要标注精确时码(精确到0.1秒)。最新投稿指南要求:3D手术重建图像需上传原始DICOM文件,并附加不同视角的渲染截图。在伦理审查方面,涉及吻合器使用的临床研究必须提供制造商的质量认证证书。据编辑部统计,严格遵守格式要求的稿件初审周期可缩短至10个工作日。
六、开放获取与学术推广
自2023年1月起实施的”选择性开放获取”政策允许作者保留CC-BY-NC版权。值得关注的是,该刊与Surgical Endoscopy等顶刊建立互推机制,在Twitter平台的#ColoproctoTech话题下,单篇视频论文最高播放量已达23万次。建议作者同步准备3分钟术式精讲视频,配合论文发表进行学术传播。
《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作为结直肠外科技术创新风向标,持续推动着全球诊疗规范的革新。通过精准把握学术热点、严格遵循技术报告规范、善用多媒体传播手段,临床研究者必将在这片学术高地实现突破。
问题1:该期刊2023年新增哪些特色栏目?
答:新增机器人手术技术专栏、技术经济评估栏目和临床指南即时评议板块,其中机器人专栏已收录17篇达芬奇系统临床应用报告。
问题2:影像资料提交有哪些新要求?
答:2023版指南要求手术视频标注精确时码(0.1秒级),3D重建需提供DICOM原始文件及多角度渲染图,吻合器使用需制造商质量认证。
问题3:退稿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答:61%退稿源于方法学缺陷,特别是样本量计算缺失和偏倚控制不足,建议使用ROBINS-I工具进行风险评估。
问题4:期刊对伦理审查有何特殊要求?
答:除常规伦理批件外,器械相关研究需提供CE/FDA认证,生物材料研究须附第三方检测报告,病例报告需去识别化验证文件。
问题5:开放获取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答:实行选择性开放获取,作者可保留CC-BY-NC版权,视频论文在社交媒体传播时可添加ISUCRS官方水印进行推广。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