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LOGY IN THE MIDDLE EAST》期刊介绍与投稿全攻略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ZOOLOGY IN THE MIDDLE EAST》期刊介绍与投稿全攻略

在中东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ZOOLOGY IN THE MIDDLE EAST》无疑是最具权威的学术阵地。这本由德国Koenig Museum出版的英文期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持续收录中东地区特有的动物学研究成果,最新CiteScore已达1.8。随着阿联酋Jebel Hafit沙漠生态项目的突破性进展,该刊近三个月连续推出三期特刊,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一、核心定位与学术版图

作为地区动物学研究的旗舰刊物,《ZOOLOGY IN THE MIDDLE EAST》明确聚焦阿拉伯半岛至里海流域的独特生态系统。从波斯湾珊瑚礁白化研究到高加索山脉濒危两栖类监测,期刊构建了跨18国的动物地理研究网络。2023年最新收录标准显示,涉及新物种描述、古生物化石重建、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研究最受青睐。

近期特刊数据显示,阿曼洞穴生物群落研究论文接受率较常规稿件提升40%。编辑委员会特别强调,研究必须包含GPS坐标定位等可验证的野外数据。对当地传统生态知识的系统性整理,已成为新兴的投稿热点方向。


二、特色栏目解析

该刊设有”物种再发现”突破性成果快报通道,2023年成功报道也门鬣蜥再现的案例仅用6周即完成刊发。动物行为学专栏要求至少120小时的红外相机观测记录,卡塔尔沙漠狐狸的合作捕猎研究正是因此获得优先审稿资格。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将增设”数字标本馆”板块,接收3D骨骼扫描建模等数字化成果。目前已有伊朗团队通过CT扫描波斯豹头骨获得封面文章机会,这种技术导向的转变值得投稿人重点把握。


三、投稿避坑指南

基于对2023年退稿数据的分析,62%被拒稿件源于方法论缺陷。编辑部特别提醒:涉及濒危物种采集必须附有当地环保部门批文,沙特阿拉伯猎隼迁徙研究的撤稿事件就是前车之鉴。格式方面,动物命名需同时标注阿拉伯语学名,这对非母语研究者构成特殊挑战。

成功案例显示,嵌入GIS热力分布图可提升30%审稿通过率。近期约旦河谷鸟类调查论文因采用机器学习识别鸣声频谱,不仅快速过审更获编辑推荐。建议配图采用Pantone色卡校准,避免沙漠地貌色差引发的数据误读。


四、同行评审核心机制

该刊实行双盲审制度,平均审稿周期为14周。但阿拉伯羚羊生态位模型研究曾创下27天快速刊发记录,关键在预审阶段提供了R语言代码库验证。据编委会透露,拥有当地研究机构合作的论文,返修次数可减少2-3轮。

2023年新增的数据透明度审核环节要求原始数据必须上传至Dryad平台。以色列团队关于地中海入侵物种的研究,因公开水下监测视频原始素材获得优先出版资格。伦理审查部分特别关注动物麻醉剂使用记录,这是许多新手研究者容易疏忽的环节。


五、影响力提升路径

入选论文可通过期刊合作的Arabian Wildlife影像库进行成果转化,阿曼儒艮保护项目因此获得BBC纪录片取材。2024年起,高被引论文作者将受邀参与地区环保政策白皮书编制,这种学术转化机制显著提升投稿吸引力。

社交媒体传播数据显示,配发野外工作Vlog的论文下载量高出均值230%。编辑部建议在cover letter中注明科普转化潜力,科威特团队的红海龟卫星追踪研究正因附有教育漫画方案获得快速通道处理。

问答精选

问题1:非中东机构研究者如何提升投稿成功率?
答:组建包含当地合作者的跨国团队,使用区域特有研究方法(如沙丘动态建模),并提供双语言摘要。

问题2:期刊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接纳度如何?
答:须结合形态学验证,线粒体基因组测序需配套标本馆馆藏编号,群体遗传学研究建议包含3个以上采样点。

问题3:数据可视化有何特殊要求?
答:地形图必须使用SRTM高程数据,物种分布图需叠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标准色卡,建议使用QGIS而非ArcGIS制图。

问题4:综述类文章接收标准是什么?
答:仅限编委约稿,但可提交”研究前瞻”类型的短综述,需整合10年以上观测数据并提出验证路线图。

问题5:如何处理敏感区域的研究审批问题?
答:两河流域跨境研究需取得所有途径国家的许可文件,战乱地区可改用公民科学数据并附伦理豁免声明。

《ZOOLOGY IN THE MIDDLE EAST》正以独特的区域视角重塑动物学研究版图。从波斯湾潮间带到黎凡特迁徙走廊,这本期刊为理解中东特殊生态系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学术平台。随着沙特Neom生态城市项目的推进,未来该刊或将开辟人工智能生物监测新专栏,值得研究者持续关注。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