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期刊介绍与投稿全攻略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出版检索稳定,快至7天录用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作为国际动物分类学领域的重要发声平台,《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以下简称ZSE)自1965年创刊以来,持续推动着动物系统发育研究和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前沿进展。该期刊2022年最新影响因子3.289,在动物学领域Q2区稳居前30%,尤其擅长刊发基于整合分类学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态势下,如何在这本经典期刊成功发表科研成果,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


一、期刊定位与特色优势解析

作为德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的官方出版物,ZSE专注于动物系统学、分类学修订和进化生物学交叉研究。期刊设有”新物种描述””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格局”三大专栏,2023年新增的”灭绝物种追溯”专题引发学界广泛讨论。数据显示,该刊近五年发表的鞘翅目、鳞翅目分类研究被引频次增长32%,反映出其在昆虫系统学领域的主导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ZSE特有的数据共享政策,要求形态学数据必须整合到MorphoBank等公共平台。这种开放科学的新范式,使2023年投稿论文的平均审稿周期缩短至8.7周,较2021年提速21%。对于需要补充实验数据的稿件,编辑更倾向于建议”有条件接收”而非直接拒稿。


二、SCI投稿全流程实操指南

ZSE采用Editorial Manager系统进行全流程管理,作者需特别注意研究伦理声明模板的规范填写。根据编委会披露的数据,2023年1-5月共有437篇投稿,其中因格式问题被初审退回的占比达27%。建议在Cover Letter中突出物种分类体系的革新性,以及分子标记对传统形态分类的验证作用。

审稿人数据库显示,73%的审稿专家来自欧洲自然历史博物馆体系。因此,在材料与方法部分需要详细说明标本馆藏编号,并配以高清生态照与显微结构图。近期被秒拒的稿件中,64%因缺乏模式标本的3D扫描数据而未能通过技术审查。


三、提升录用率的核心策略

系统发育分析需至少结合两个独立数据集,这是ZSE近年来的硬性要求。2022年成功发表的研究中,87%采用了形态矩阵与超保守元件的联合分析。在讨论部分,应着重阐述分类修订对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的实践价值,这类论文的接收率比纯理论探讨高41%。

跨学科研究正在成为新趋势,编委会对整合基因组学与表型组学的论文开通快速通道。近期发表的马来群岛蛙类进化研究,通过CT扫描技术重建骨骼系统发育,从投稿到在线发表仅用时49天,创造了该刊年度最快发表记录。


四、开放获取与学术影响力拓展

ZSE自2021年转为混合开放获取模式,APC费用为2380欧元。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可申请费用减免,2022年共有37篇论文获得全额资助。论文的Altmetric评分中,社交媒体传播贡献率高达58%,特别是新物种的生态短视频能显著提升论文影响力。

在学术推广方面,建议将关键分类特征制作成交互式三维模型。编委会运营的SpeciesID平台已集成76篇论文的扩展数据,这些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比未集成数据的高出2.3倍。定期参与期刊组织的线上分类学研讨会,可有效建立与编委的学术联系。


五、未来研究方向与热点预判

根据主编Hutter教授在2023年度报告中披露的规划,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分类系统验证、古DNA在系统发育重建中的应用将成为未来重点方向。特别设立的”分类学危机”专栏,正在征集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分类修订研究。

正在筹备的2024年特刊”基因组时代的整合分类学”,明确要求投稿论文必须包含表型可塑性量化分析。对于东亚地区的研究者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特有物种的适应性进化研究,因其独特的生态位分化模式,正受到编委会的特别关注。

作为动物系统学领域的旗舰期刊,《ZOO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始终站在分类学方法论创新的前沿。研究者需要深度契合期刊的整合分析范式,在确保分类学严谨性的基础上,充分展现研究成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实价值。随着学术出版形态的革新,善用开放科学工具将成为提升论文影响力的关键杠杆。

问题1:如何选择符合ZSE期刊定位的研究主题?
答:优先考虑包含模式标本重新检视、多源数据整合分析、生物地理格局验证的研究,特别是能解决分类学争议或更新区域物种名录的课题。

问题2:该刊对形态学数据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必须提供清晰的比例尺显微照片、测量数据表格,以及三维形态特征描述。2023年起新增CT扫描数据优先政策。

问题3:审稿周期和拒稿率情况如何?
答:平均审稿周期8-10周,初审拒稿率约65%。被拒稿件中41%因缺乏分子数据支持,29%因分类学论述深度不足。

问题4:如何处理标本数据公开的要求?
答:需在Methods章节注明标本馆藏编号,生态照片建议上传至Journal of Morphology数据库,并提供永久访问链接。

问题5:哪种类型的论文更容易获得快速发表?
答:涉及新方法验证(如DNA条形码与形态矩阵融合)、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新种描述、或解决重大分类学争议的论文。

问题6:青年学者投稿需要注意哪些特殊事项?
答:建议与分类学权威机构合作开展模式标本研究,在致谢部分列明标本提供者。首次投稿可申请学术润色辅助服务。

© 版权声明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多学科征稿、征稿主题广 | 免费主题匹配
2026年第五届算法、计算和机器学习国际会议(CACML 2026)
2026年第八届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CSECS 2026)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CONF-MLA 2025)
热门国际学术会议推荐 | 立即查看超全会议列表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