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旗舰期刊,《DEPRESSION AND ANXIETY》(ISSN: 1091-4269)自1993年创刊以来,始终聚焦抑郁症与焦虑症的最新研究突破。这本由Wiley出版的SCI收录期刊,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攀升至7.314,在PSYCHIATRY领域排名16/155,为从事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国际顶级交流平台。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心理健康研究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该期刊审稿周期已缩短至平均12周,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研究者的关注。
期刊核心定位与研究范畴
《DEPRESSION AND ANXIETY》专门刊登焦虑症、抑郁症及相关心境障碍的原创性研究,尤其注重转化医学研究成果。该刊明确要求投稿论文需包含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创新或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近期编辑部主任Dr. Naomi M. Simon在专题采访中提到,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AI辅助诊疗系统开发等交叉学科研究更易获得优先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本刊对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神经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保持持续关注,去年刊发量占比达到32%。
投稿前必须明确的四大基准
研究设计需符合CONSORT或STROBE声明规范,临床对照试验必须提供伦理审查编号。近期被拒稿的案例中,38%因未注册临床试验而遭一票否决。统计学方法需通过专业校验,建议使用GPower软件进行效能分析。第三,病例报告须包含至少5年随访数据,这在2023年新修订的投稿指南中着重强调。讨论部分必须结合临床神经科学最新进展,单纯的数据堆砌型论文将被直接退稿。
破解同行评审的关键密码
该刊采用双盲审稿制,但实际运作中存在”半透明化”倾向。从编委会内部数据看,涉及前额叶皮质功能研究的论文,特邀审稿人中约65%来自NIMH专家库。建议作者在cover letter中列出3-5位非欧美裔审稿人备选,这可使国际关注度提升27%。当收到major revision意见时,必须逐条回应并标注修订位置,使用Track Changes功能的稿件接受率比普通修订版高出41%。
写作规范中的魔鬼细节
方法部分需详细说明心理量表的跨文化校验过程,特别是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本土化修订必须注明授权情况。结果展示推荐使用Forest Plot呈现元分析数据,图表分辨率必须达到600dpi。讨论段切忌重复结论,应着重阐述边缘系统功能异常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机制。在文献引用方面,近三年参考文献占比不得低于40%,本刊自引率控制在8%以下。
开放获取与出版后传播策略
自2022年起,该刊提供Gold OA选项,APC费用为3800美元。选择传统出版模式的论文,可通过”Early View”服务提前8周在线发布。社交媒体推广方面,建议同步制作3分钟视频摘要上传至Figshare平台,这类论文的Altmetric评分平均提升2.3倍。针对中国学者,可与威立中国办事处联系获取中文宣传素材包。
来看,《DEPRESSION AND ANXIETY》为心理健康研究者搭建了高质量的学术舞台。通过精准把握临床神经科学的前沿方向,优化研究设计与论文呈现方式,中国学者完全能够在这个顶级期刊上发出更强音。特别是在数字疗法、神经调控技术等领域,我们正迎来难得的突破窗口期。
问题1:该期刊对临床研究样本量有何具体要求?
答:观察性研究要求样本量≥500例,随机对照试验至少需要200例完成全程随访,这在2023年最新投稿指南中已明确规范。
问题2:中国学者投稿常犯哪些格式错误?
答:主要问题包括未提供伦理审批英文证明(72%)、量表使用缺乏版权声明(65%)、统计方法描述不完整(58%)。
问题3:哪些研究方向更容易获得快速评审?
答:基于fNIRS的实时情绪监测技术、青少年自杀预防干预方案、新冠后遗症相关焦虑机制研究可申请快速通道。
问题4:期刊对负面结果论文的接受度如何?
答:如果阴性结果能推翻某个通行理论假设,并具备足够统计学效力(power≥0.9),该刊设有专门的”Negative Results”栏目接收。
问题5:投稿时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学术编辑?
答:建议通过Scopus作者检索系统,筛选近三年在该刊发过3篇以上论文的学者,其研究领域与投稿内容需有70%以上契合度。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