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大学生智能制造赛决赛在沪举办
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第一阶段决赛在上海建桥学院圆满落幕。来自全国310所高校的2278支代表队参赛,最终97所高校的175支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赛事聚焦智能装备与产线开发等前沿方向,同步举办智慧工厂技术论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 浙江师范大学首获国家青年科学基金(B类)项目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高超教授申报的超冷原子物理项目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B类),资助金额200万元。该团队在量子模拟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其理论预测已被国际实验组验证并载入专业著作。
来源:浙江新闻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批重油加氢催化项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潘原教授团队”重油浆态床加氢催化体系构筑与反应强化”项目获青年科学基金(B类)资助。该项目针对传统催化剂分散性差等问题,创新设计胶体催化新体系,为重油高效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双获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登甲教授”太阳能供暖与建筑节能”项目获青年科学基金A类(400万元),刘衍教授”建筑热工与节能”项目获B类(200万元)资助,展现该校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科研实力。
来源:陕西日报
5. 嫦娥六号月壤揭示月球撞击风暴演变规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团队通过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分析,首次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将月球”撞击风暴”起始时间前推1亿年,证实其强度呈渐变衰减趋势,为地月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关键证据。
来源:中国科学报
6. 华东师大开发塑料废弃物转化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张伟团队联合国际机构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可将混合塑料废弃物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燃油,解决传统降解技术能耗高、产物复杂等难题,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新方案。
来源:新民晚报
7. 南京大学发现罕见”套娃”四星系统
南京大学牵头的国际团队在82光年外发现由一对红矮星和一对褐矮星组成的四级恒星系统,为研究褐矮星年龄测算及多星系统形成机制提供独特样本。
来源:新华网
8. 中国农科院揭示水稻病毒免疫抑制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团队首次发现水稻病毒通过操控寄主蛋白形成液-液相分离液滴抑制抗病毒免疫,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为抗病毒育种提供新靶点。
来源:科技日报
9. 中科院自动化所解析大脑结构与功能关联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团队揭示人类大脑皮层形态与白质纤维连接的内在关系,阐明皮层褶皱如何优化信息传递效率,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10. 山东大学医学创新大赛创佳绩
山东大学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中获8金3银,其中口腔医学院项目”骨靶向铜纳米酶治疗颌骨坏死”和”聚胺捕获环糊精水凝胶治疗牙周炎”分获双赛道金奖,展现医工交叉创新实力。
来源:大众日报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