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顶级期刊,《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简称FESE)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已攀升至9.1,连续五年入选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这个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联合德国Springer集团出版的英文学术平台,凭借其在碳中和、水处理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突出表现,已成为全球学者展示环境创新成果的首选阵地。特别是在近期联合国环境大会召开后,更多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通过高质量期刊传播科研成果。
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
FESE期刊创刊于2007年,聚焦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涵盖污染控制技术、环境过程模拟、生态修复工程等11个特色专栏。其编委会由26个国家78位顶尖学者组成,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Pedro Alvarez、中国科学院院士曲久辉等权威专家。值得关注的是,期刊近期开辟了”碳中和与能源转型”专题栏目,这与我国”双碳”战略形成了深度呼应。
在评审标准方面,FESE要求论文必须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导向和原创方法论。2023年收稿数据统计显示,环境功能材料开发(占比32%)、流域综合治理(28%)、环境大数据分析(19%)三大方向最受编委青睐。特别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预测模型类论文,投稿至首次意见反馈的平均周期已缩短至38天。
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从近期接收论文来看,新型环境催化材料、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机制、工业园区低碳转型路径研究等方向呈现明显投稿热度。特别是碳中和背景下,关于碳捕获材料寿命周期评估(LCA)的研究论文接收率高达67%,远超其他领域。编委会在2023年6月发布的征稿启事中特别强调,希望看到更多跨学科的环境政策经济学研究。
值得注意的新兴领域包括微塑料的生态毒理研究、大气污染物与呼吸道疾病的关联模型、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环境数据确权系统。这些方向不仅符合全球环境研究趋势,也更容易获得国际同行的引用认可。但编审团队明确指出,单纯的数据监测类论文如缺乏理论创新,将面临较高的退稿风险。
投稿流程的八个关键步骤
FESE采用Editorial Manager系统实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投稿前务必完成格式自查,包括摘要结构(需含目的、方法、创新点、结论四要素)、数据可视化规范(要求提供原始科研数据表)、以及伦理声明文件上传。根据2023年更新要求,所有涉及现场采样的研究必须附GIS坐标定位图。
在稿件处理流程中,技术编辑初审主要核查学术规范和创新性声明,此阶段退稿率约25%。通过初审的论文将进入双盲评审,通常由2位领域专家和1位方法学专家组成评审团。特别注意,FESE要求所有数学模型类论文必须提供可复现的代码框架,这是近年新增的硬性规定。
同行评审的特殊要求
该期刊实行”渐进式评审”机制,对于需要大修的论文,作者有且仅有一次返修机会。统计显示,能按照评审意见逐条响应的论文最终录用率可达83%,而忽视关键质疑的稿件二次退稿率高达91%。编辑团队特别建议在返修信中采用”评审意见-修改说明-证据页码”的三栏对照格式。
在应对评审质疑时,建议着重说明研究对工程实践的指导价值。某污水处理优化论文通过增加成本效益分析模块,成功将影响因子预期提升35%。值得注意的是,涉及环境政策研究的论文需要同时满足科学严谨性和政策可行性双重标准。
提升录用概率的三大策略
研究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期刊偏好,建议在方法部分增设”工程应用前景”专章。可视化呈现方面可采用多维雷达图展示技术参数对比,这能使创新点更易被国际评审理解。参考文献中至少包含30%本刊近三年论文,这能显著提升编辑的认同度。
针对中国作者常遇的语言问题,期刊合作的语言润色机构提供”深度编校”服务,可将学术表达提升至母语水平。但需要警惕的是,近期出现多起因使用AI翻译工具导致的学术表达歧义案例,编委会已明确要求作者声明是否使用AI辅助工具。
文末问答
问题1:FESE期刊对方法创新性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要求开发新的分析/处理技术,或对现有方法进行重大改进,需提供对比实验数据证明优势。
问题2:哪些研究类型容易被快速拒稿?
答:区域性环境质量调查报告、单一污染物浓度监测、重复验证成熟技术的应用研究。
问题3:如何处理审稿人提出的矛盾意见?
答:建立意见分歧矩阵,通过补充实验数据说服部分质疑,对合理建议要完整落实。
问题4:图表制作有哪些新规范?
答:2023年起要求所有机理示意图使用矢量图格式,化学结构式需标注CAS编号。
问题5:开放获取费用如何计算?
答:常规论文APC为2850美元,入选封面文章需追加500美元,发展中国家作者可申请7折优惠。
问题6:对青年学者有何投稿建议?
答:优先选择技术创新类选题,与合作团队中至少有1位具有国际期刊发表经验的学者共同署名。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