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为热爱改行何时都不晚

学者风采9个月前更新 youhou
247 0 0
查找参加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丁利:为热爱改行何时都不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就因为热爱,35岁辞职转行,行不行?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丁利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从一名医生成功转型为研究毒蛇的科学家。前不久,丁利团队发现并命名的素贞环蛇成为亚洲陆生第一毒蛇,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学术期刊《毒素》上。

丁利最初的职业是医生,但他从小就对蛇感兴趣。2004年,丁利为热爱改行,辞掉了临床医生的工作,离开老家北京,一路南下来到四川,从事与蛇相关的基础研究。

丁利改行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丁利说,医学会涉及普通生物学内容,两者有相通之处,并且他早已对国内各种蛇的特征烂熟于心。

做蛇类研究,尤其是毒蛇研究,毫无疑问是危险的。为了寻找毒蛇,丁利时常要在深山密林中跋涉数日。一次在秦岭的科考中,他左手中指被蛇咬了一口,导致他在床上躺了3天,也疼了3天。每每被问及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丁利的答复只有一句:“如果不这样做,我才会遗憾。”

虽然蛇类研究又苦又累,也不容易出成果,但丁利并不觉得自己的选择和坚持有多了不起。在他看来,所有的选择都是他追随内心热爱的结果。“就是喜欢,就这么简单。”

他说。,如今,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的科研趋势。丁利希望凭借积累的医学知识和动物学相关研究经验,将毒蛇咬伤临床诊治和动物学研究结合起来,成立一门蛇咬伤流行病学新学科,探究毒蛇咬伤发生的规律。凭借对毒蛇研究的满腔热情和坚定信念,他正一步步朝目标迈进。(原载于《科技日报》 2025-02-10 第05版)

文章来源:中科院

© 版权声明
2025年第四届算法、数据挖掘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DMIT 2025)
2025年第八届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国际会议(MLNLP 2025)
2025年第八届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DSIT 2025)
2025年数据科学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DSIS 2025)
第二届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学术会议(BDAIA2025)
2025年第四届先进的电子、电气和绿色能源国际会议 (AEEGE 2025)
2025年第二届亚太计算技术、通信和网络会议(CTCNet 2025)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相关文章

查找最新学术会议,发表EI、SCI论文,上学术会议云
艾思科蓝 | 学术会议 | 学术期刊 | 论文辅导 | 论文编译 | 发表支持 | 论文查重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