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油气储运与流动保障技术会议及展会

2026油气储运与流动保障技术会议及展会

各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

国内外能源行业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推动石油石化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需要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创新驱动发展。2026国际石油石化技术会议(IPPTC)”将于2026325– 327日在北京召开,同期配套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

本次会议特设立油气储运与流动保障技术”分会。现面向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的学者专家征集论文及专题报告(可只投摘要),同时欢迎相关单位合作专题分会并参与技术交流。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 会议主题

智领低碳、绿动未来

二、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省石油学会

 

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上海市石油学会

 

辽宁省石油石化学会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管道技术与安全研究中心

 

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纳米化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油气田特种技术增产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化石与新能源检

 

检测分会

承办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陕西省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

 

西安华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期刊:

IOP Science、测井技术、断块油气田、低碳化学与化工、

 

非常规油气、海相油气地质、深地能源科技、石油地

 

球物理勘探、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石油钻采工艺、石油钻探技术、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等

媒体支持:

HXAN、中国石油报、中国化工报、石油同学

三、 会议征文范围

(一) 油气储运与集输技术

1.储运工艺与介质管理

·  原油/天然气/成品油储运技术

·  LNG/CNG储运及地下储气库调峰技术(智能注采、多库联动)

·  油气水分离技术(三相分离器、电脱分离、气浮分离)

·  煤层气集输工艺与变频输油控制

2.多相流计量与流体分析

·  多相流在线计量(质量流量计、色谱分析仪)

·  流体组分/粘度实时监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  油气储运销售计量系统

3.储运设施优化与能效

·  增压站能效评价(RS-BP神经网络模型)

·  管道能耗优化与余热回收

·  油库/储罐设计管理(含LNG储罐安全运行)

(二) 新能源储运技术与多能融合技术

1.  氢能与二氧化碳储运

·  纯氢 / 掺氢管道材料选型与氢损伤机理研究

·  CO?管道输送工艺(高压密相 / 超临界流态)与泄漏防控

·  CCUS 产业链集成与二氧化碳驱油封存技术

2.  新兴介质输送技术

·  甲醇 / / 浆体管道流动特性与防腐技术

·  地热 / 太阳能流体输送系统设计与能效优化

·  天然气水合物(NGH)储运技术前沿探索

3.  油气与新能源一体化

·  油气田风光储一体化供电系统设计

·  氢能天然气掺混输送管网适配性研究

·  老旧油气管道改输氢气 / CO?的适用性评价

(三) 新型储能与氢能技术

·  制氢、储氢、运氢技术

·  燃料电池与应用技术

·  氢储能系统设计及应用技术

(四) 管道完整性与安全保障

1.  腐蚀防护与材料革新

·  内腐蚀预测模型与阴极保护智能调控系统

·  新型防腐涂层(石墨烯复合涂层、非晶态合金材料)

·  / CO?介质对管道材料的腐蚀行为模拟与防护

2.  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

·  地质灾害(滑坡 / 地震)对管道的影响评估与防护技术

·  管道失效概率预测(BP 神经网络 + 剩余寿命评估)

·  泄漏应急处置创新(智能吸油材料、带压封堵机器人)

3.  完整性管理体系升级

·  管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

·  智能清管器技术(电磁超声检测、非开挖缺陷修复)

·  高后果区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集成

(五) 管线检测与监测技术

1.智能检测技术

·  管道泄漏实时定位(AI+物联网、超声波检测)

·  腐蚀在线监测(阴极保护+智能决策系统)

·  地质灾害管道安全预警  

·  无人机遥测与视频流实时分析(泄漏点精确定位)

2.设备健康管理

·  动设备在线监测与远程诊断(准确率85%

·  油气集输设备数字化感知系统

(六) 储运装备与制造技术

1.  管材与装备研发

·  高钢级管线钢管(X80/X100)抗应变设计与工程应用

·  非金属管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腐蚀环境中的应用

·  油气钻采装备智能化升级(井下工具数字化监测)

2.  先进制造与检测

·  管道焊接工艺优化(自动化焊接 / 增材制造)

·  石油管材全尺寸实物检测与螺纹计量技术

·  储运设备健康监测系统(振动 / 温度 / 压力多参数融合)

3.  维抢修技术与装备

·  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内衬修复 / 复合材料补强)

·  应急抢险装备模块化设计(快速封堵 / 临时输油设备)

·  海底管道维修机器人技术进展

(七) 储运过程能效优化与低碳技术

1.  储运过程能耗管控

·  长输管道热泵系统节能优化与余热回收

·  油气站场低碳工艺(无动力通风 / 太阳能供电)

·  压缩机组变频控制与能效评价(RS-BP 模型应用)

2.  环保与减排技术

·  挥发性有机物(VOCs)回收与处理工艺

·  含硫油气田脱硫工艺创新(三嗪脱硫剂在线更换)

·  污水处理智能化(药剂投加优化 / 污泥减量化技术)

3.  碳足迹管理与碳中和实践

·  油气储运环节碳排放量核算与减排路径

·  绿电制氢与储运系统耦合的低碳模式探索

·  老旧管网低碳改造与资源化利用案例

(八) 海洋油气储运技术

1.  海底管道工程

·  深海油气管道设计与铺设技术(跨接管 / 立管系统)

·  海底管道泄漏监测(分布式光纤 / 水声探测)

·  海洋腐蚀环境下的管材防护技术

2.  浮式储运设施

·  FPSO(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智能化管理

·  海上 LNG 接收站与再气化技术

·  深远海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集成

(九) 标准体系与行业协同

1.  标准化建设

·  氢能 / CO?管道国家标准制定与国际对标

·  油气储运设备运维标准(智能化检测 / 数据接口)

·  管道工程数字化交付标准(模型精度 / 数据格式)

2.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高校企业联合研发模式(如橇装设备国产化攻关)

·  跨行业技术迁移(如航天测控技术在管道监测中的应用)

(十) 传统油气储运工艺与装备技术

1.油气分离与计量技术

·  三相分离器优化设计与高效分离技术(重力 / 离心 / 电脱分离)

·  多相流在线计量技术(质量流量计、油气组分实时分析)

·  原油乳化水处理与气浮分离工艺创新

2.  长输管道与集输系统

·  原油 /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艺优化(压降控制、输量提升)

·  煤层气 / 页岩气集输管网设计与能效提升

·  成品油储运调和技术与管道顺序输送工艺

3.  储存设施与安全运行

·  LNG/CNG 储罐智能化管理与蒸发气(BOG)回收技术

·  地下储气库注采优化与库群联动调峰策略

·  原油储罐腐蚀防护与自动化监测技术

(十一)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1.智能管道与数字孪生

·  AI 驱动的管道泄漏实时定位(物联网 + 机器学习算法)

·  管道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平台(设计施工 运营三维联动)

·  无人机 / 机器人智能巡检(缺陷识别准确率  95%

2.自动化与智能调控

·  油气站场无人化改造(SCADA 系统升级与边缘计算应用)

·  管网智能调度优化(输量、能耗、成本多目标协同算法)

·  动设备预测性维护(振动监测 + 故障树分析模型)

3.数字化交付与标准体系

·  管道工程 BIM+GIS 数字化交付标准与实践

·  国产智能仪表研发(在线色谱分析仪、等离子体光谱仪)

·  油气储运数据中台建设与跨平台数据共享协议

四、 论文征文要求(含征集报告人)

1.截止日期

摘要:20251031

全文:20251130

2.论文投稿要求

基本要求:论文须为原创未发表成果。

格式要求: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235450字)、中英文关键词(3 – 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章最后附作者中英文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单位名称、联系方式(地址、电话、邮箱)。

提交要求:严格使用官网下载的论文模板,通过会议官网 www.ipptc.org 在线提交。

3.论文出版说明

        会议收录的英文论文由国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文章实现EI文献库检索,会议收录的优秀中文论文优先推荐核心期刊发表,出版社及核心期刊未收录的论文以论文集的形式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有限公司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出版。

4.优秀论文评选

评选机制:设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学生论文单独评审。

奖励措施:获奖论文作者安排会议报告、优秀学生论文设立专项奖励。

评选宗旨:促进石油石化技术创新、鼓励青年学者参与科研。

五、 会议地点及时间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会议时间:2026325-27

六、 会务组联系方式

中文论文联系电话:029-88222631 邮箱:spe4@xsyu.edu.cn

英文论文联系电话:029-89195286 邮箱:info@ipptc.org

会议网址:www.ipptc.org

 

 

西安石油大学

2025812

,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