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入选南大核心CSSCI中文期刊,学术新阵地等你来投!

《体育学刊》入选南大核心CSSCI中文期刊,学术新阵地等你来投!

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目录向来被视为学术质量的”金标准”。2023年新版目录公示后,《体育学刊》的持续入选引发学界热议,这本创刊于1994年的专业期刊,已成长为体育科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平台之一。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体育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价值日益凸显,而《体育学刊》的征稿启事恰为广大学者提供了难得的发稿机遇。

学术高地再升级:南大核心认证的深层意义

CSSCI遴选标准素以严苛著称,收录率长期维持在10%-15%之间。《体育学刊》此次蝉联核心期刊,标志着其学术规范性、选题前瞻性、引文影响力等核心指标再获权威认可。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较三年前增长38.6%,篇均被引频次达到4.2次,在国内体育类学术期刊中稳居前三。这种学术地位的提升,既得益于编委会对”质量立刊”原则的坚守,也与其聚焦”体教融合””智能体育”等国家战略需求的选题方向密不可分。

征稿方向解码:新兴领域孕育学术蓝海

从编辑部公布的2024年度重点选题可见,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大型赛事遗产可持续发展、运动促进主动健康机制等方向成为组稿重点。特别是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有关社区体育服务网络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创新研究备受期待。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法学、体育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方向首次单独设立专栏,这为传统体育学研究开辟了新阵地。

青年学者成长计划:破格通道与培育机制

针对青年科研工作者设置的”学术新锐”专栏,打破了职称与课题级别的投稿限制。据副主编张晓阳教授透露,该栏目采用”双盲评审+导师点评”的创新机制,近三年已助力37位35岁以下学者完成高质量成果首发。在2023年度的优秀论文评选中,来自上海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团队关于”元宇宙+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就因其方法论创新斩获年度最佳论文奖。

学术规范提点:避开常见退稿雷区

通过对近三年退稿数据的分析,方法论不严谨(占比43%)、文献综述薄弱(31%)、实践指导价值缺失(26%)构成三大退稿主因。编审委员会特别强调,定量研究需提供完整的数据采集路径,质性研究应注重理论框架的适配性。,在体育社会学领域投稿时,若涉及田野调查,建议附上伦理审查证明及访谈原始记录编码表。

数字化转型:全流程智能审稿系统上线

2023年11月启用的智能审稿系统,将平均审稿周期压缩至28天。该系统整合了学术查重、格式自检、参考文献自动校对等12项功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AI辅助预审模块,能对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方法论完备性进行初步评估。技术编辑李薇透露,系统上线后,首轮退修率降低19%,图表规范化达标率提升至92%。

南大核心的价值延伸:科研评价体系新坐标

在破除”唯论文”导向的改革背景下,CSSCI认证正从单一的成果评价指标转向学术影响力的多维认证。成功发表在《体育学刊》的论文,不仅能为作者带来科研绩效的直观收益,更可通过学术社区的延伸传播,获取政策咨询、校企合作等附加价值。正如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所言,核心期刊正在成为连接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的超级枢纽。

问答环节

问题1:非体育专业背景能否投递交叉学科研究?
答:本刊特别欢迎教育学、医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跨学科投稿,重点考察研究问题与体育实践的关联度。建议在论文摘要部分明确阐述学科交叉的创新点。

问题2:投稿是否需要基金项目支持?
答:本刊采用”质量优先”原则,无课题依托的自由探索性研究约占录用总量的23%。但需注意,理论突破型研究应提供更严谨的方法论论证。

问题3:文献综述部分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要求呈现近五年核心研究成果,特别关注国际期刊文献占比。建议采用Citespace等可视化工具,展现研究演进的逻辑脉络。

问题4:实证类研究的样本量如何把握?
答:定量研究原则上不低于300有效样本,质性研究需达到理论饱和度。混合研究设计建议明确各阶段的样本构成与选择依据。

问题5:修订稿提交的注意事项?
答:除修改说明外,需用彩色标注修订内容。涉及数据补充的,应提交原始数据包及处理代码,建议采用Figshare等开源平台存档。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