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EI会议期刊投稿全流程解析:从入门到录用避坑指南

2023年EI会议期刊投稿全流程解析:从入门到录用避坑指南

当科研新手第一次接触EI会议期刊投稿时,往往会被复杂的流程节点搞得手足无措。2023年EI数据库收录标准迎来重要调整,根据Elsevier官方9月公布的数据,42个传统会议被移出目录,同时新增了27个人工智能相关会议。这个变动直接影响着投稿策略的选择。

EI目录调整后的新动向

本次目录更新特别强化了对交叉学科的倾斜政策,以智能电网与能源系统领域为例,ICAIE 2023等新兴会议首次进入核心目录。投稿人需特别注意会议官网的”Indexing Status”标注,避免投入精力准备已被移出目录的会议。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传统优势领域如机械制造仍保持相对稳定,但审稿标准对实验数据的验证流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期刊筛选环节,建议使用EI Village的会议时间轴功能。今年新增的”动态质量评分”系统,可以直观看到近三年会议论文的被引情况。通过比对目标期刊的”持续收录标识”和”审稿周期分布图”,能够有效避免选择到即将被剔除目录的高风险会议。

投稿系统的全流程拆解

从账号注册到最终录用,整个线上流程涉及6个关键节点。是ORCID账号的强制关联,近期出现多起因信息不完整导致论文被搁置的案例。技术审查环节新增了AI查重预检机制,超过15%重复率的稿件会直接进入”预拒稿”通道。

在格式审查阶段,IEEE系列会议今年全面采用Latex自动排版检测系统。有投稿人反映图表公式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初审通过率。10月某Top会议统计显示,格式问题导致的退修占比高达37%,远超内容质量问题。因此建议使用官方提供的论文模板验证工具进行三次以上自检。

审稿流程的透明化改革

最新施行的双盲评审2.0制度在匿名化处理上更加严格。投稿系统会自动模糊作者机构中的实验室名称,并过滤参考文献中的自我引用标记。某AI顶会9月试行区块链审稿存证,将每位审稿人的评议内容生成时间戳,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拖延评审现象。

录用通知时间呈现明显分级态势:常规会议平均43天,旗舰会议则长达72天。建议作者在投稿时结合毕业或职称评定时间,选择标注有”快速通道”标识的会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5%的会议存在二审加时情况,这与编委会的学术争议调解机制直接相关。

缴费与版权协议的避坑指南

版面费支付环节今年出现重大变化,超过60%的会议接受加密货币支付。但要注意汇率波动带来的费用差异,某北美会议就曾出现因以太坊价格波动导致差额需补缴的情况。版权协议的签署必须核对CCBY4.0条款的适用性,部分军工类项目论文需特别注意技术披露限制。

电子发票的申领时效大幅缩短,但需提前在系统填写完整的税务信息。有投稿人反馈因纳税人识别号录入错误导致无法抵扣的情况。建议保留支付截屏和银行流水作为双重保障,特别是在使用中间支付平台时,要确认转账备注中标注论文ID号。

收录环节的隐形门槛

论文上线EI数据库前,要经历的格式清洗环节。今年新增的XML结构化检测工具,会将数学公式的矢量图形转换纳入评估体系。据统计,使用MathType编辑的公式通过率比LaTeX原生公式低18%,这种技术差异值得关注。

数据库最终收录时间平均在会议结束后90天,但不同出版社存在显著差异。Springer系列会议通常快于IEEE,这与他们的预出版机制有关。建议定期在Engineering Village平台查询进展,当Status变为”Compendex”后才算真正完成收录。

问答环节

问题1:EI录用通知的平均等待周期是多久?
答:常规会议43天,旗舰会议72天,存在25%的二审延期情况。建议选择标注”快速通道”的会议。

问题2:查重率超过多少会被直接拒稿?
答:今年新规规定超过15%将进入预拒稿通道,但这不包含公式和通用术语部分。

问题3:加密货币支付版面费需要注意什么?
答:需确认会议支持的币种类型,保留交易哈希值,注意汇率波动可能产生的补缴差额。

问题4:如何判断会议是否会被移出EI目录?
答:查看会议历史收录情况,关注”动态质量评分”和编委会成员变动信息。

问题5:数学公式用什么编辑器通过率最高?
答:LaTeX原生公式通过率比MathType高18%,建议优先使用Overleaf在线平台。

问题6:收录状态查询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答:在Engineering Village平台输入DOI号查询,Status显示”Compendex”即为最终收录。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学术会议云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